首页>
根据【作者:郑】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 条
-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作品展示系列(十一)
-
作者:
郑筱卿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专业
江西省
轻工业
艺术中心
陶瓷研究
设计艺术学
景德镇市
大师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饶晓晴中国工芝美术大师1961年生于景德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陶瓷设计专业。现就职于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
水热法合成硼酸钙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
作者:
曹春娥
曹惠峰
卢希龙
余峰
郎莹
沈华荣
熊春华
郑乃章
来源:
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热合成
SEM分析
硼酸钙
FE
-
描述:
在50~100 nm的居多;2CaO.3B2O3.H2O则是纳米细线,直径在100 nm左右;4CaO.5B2O3.7H2O呈小纳米薄片状,厚度在100 nm左右;2CaO.B2O3.H2O呈球粒状,大小在500 nm~1μm;CaO.B2O3呈粗针状,粗、细端直径在150~300 nm之间。
-
精神、个性与历史:马丁·皮埃尔的雕塑
-
作者:
约翰·加登·卡斯特罗
郑英锋
李临爱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丁·皮埃尔
个性
历史
雕塑
精神
-
描述:
美国当代雕塑家马丁·皮埃尔是一个极具另类思想的艺术家。他的另类不只限于在艺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而是在不同材质的变幻中寻求艺术的精神内涵——人性的灵魂。皮埃尔在遵从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又将各种族的观念与文化传统交融在一起形成混合的历史身份。也正是他在作品中掺揉了多种族的众生相,并介入了历代艺术家的语言符号和精神内涵,而使他成为美国当代艺术价值的代言人;也正是他在艺术中表达了对人与社会的关注,而使他的艺术化解了美国当代艺术身份缺失的危机。
-
郑超油画作品
-
作者:
郑超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绘画语言
风景油画
-
描述:
~~
-
装饰性雕塑与写实性雕塑之比较认识
-
作者:
郑泽辉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审美特征
形式美
装饰性雕塑
物质材料
自然形态
雕塑家
艺术表现手法
雕塑艺术
写实性
-
描述:
雕塑,根据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写实性雕塑和装饰性雕塑。写实雕塑是艺术家掌握运用严格的透视、解剖学科原理,用物质材料模仿或再现物象的基本形态,如人物、动物的比例,结构、肌肉、运动变化形态等,追求物象整体或局部的形似,通过对自然严谨之象
-
清中期的画坛新风——郎世宁及其画风
-
作者:
郑钦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宫廷绘画
郎世宁
万历年间
中期
西方传教士
传统中国画
画风
-
描述:
明万历年间,传教土渐入中国。他们在传播天主教的同时,也带未了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音乐和美术等。至清中期,以郎世宁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画家引领的西方油画已深入中国宫廷绘画中,并和传统中国画结合成一种新的画法——海西法,开创了绘画史的块新领域。然而,无论是在郎世宁活着的时候,还是此后200年,人们对郎世宁的贡献和他的西洋画大多持贬词,认为他的画虽栩栩如生但不入流,认为他创造了一个埋没自身的流派,认为他在中国画史上的作用会被时间抹去。清代宫廷画家邹一桂说:西洋画
-
郑傅安油画作品欣赏
-
作者:
郑傅安
来源:
理论与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格拉斯
苏格兰
美术学院
郑傅安
油画
华裔画家
作品欣赏
-
描述:
~~
-
民居研究以省级行政区域划分的意义
-
作者:
戴海鹤
陈旭娥
郑亚男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省区
民居价值
划分
民居研究
-
描述:
简要阐述建国后民居研究发展50年的成就,以及如今研究遭遇的瓶颈。在研究的力度、系统性和研究的整体规划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以省级行政区域划分民居研究区域的意义,以此拓展民居研究的观念和方法。
-
陶艺文化墙在现代家装中的应用研究
-
作者:
姚永康
郑桢
来源:
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家装
陶艺文化墙
应用
-
描述:
现代家庭装饰中的文化墙,属于装饰墙的一种。当今各种材质的文化墙广泛应用于环境或家装中,而陶瓷之所以能够在众材质中脱颖而出,是和它本身特有的魅力分不开的。
-
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翻译的几点思考
-
作者:
郑张敏
来源:
内蒙古文物考古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
元青花
青花瓷器
中国文化
景德镇
鳜鱼
中国传统文化
翻译
艺术馆
中国文物
-
描述:
在游学英国的日子里,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对大英博物馆陈列的中国文物藏品的翻译,有一些思考和看法。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有250多年的历史。位于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是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馆内设有埃及艺术馆、希腊和罗马艺术馆、西亚艺术馆、欧洲中世纪艺术馆、东方艺
<
1
2
3
4
5
6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