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公共雕塑设计--《升城》
作者: 郑淼   邓威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共雕塑   建筑玻璃   生命形态   设计尺寸   升城  
描述: 雕塑造型体现了生长的概念,基座象征城市的发展的初级阶段——牢固、稳重、脚踏实地。在时机成熟时,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城市迅速走向新阶段——时尚、绿色、环保、生态、可持续等现代要素都为新城市的发展增添了亮丽的色彩。雕塑主体在城市的石块中拔地而起盘旋上升,造型借鉴了有机生物的生命形态,自由造型、通透、韵律……并将建筑空间有机结合。设计尺寸:长6米、宽6米、高30米;材质:钢结构、金属、建筑玻璃。
公共雕塑设计——《物华天宝》
作者: 郑淼   温洋   刘海岸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精神   龙泉剑   公共雕塑   公众心理   美学理念   陈蕃   纽带关系   牛宿   锁式   二十八星  
描述: 设计理念: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公共雕塑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城市面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与公众心理搭建的情感桥梁和与公众之间的审美和谐的纽带关系,能够带给公众无尽的幸福之感!明确公共雕塑创新精神和美学理念,真正形成公共艺术与公众心理互锁式精神桥梁。设计说明:设计理念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腾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物
公共雕塑设计--《凭海临风》
作者: 郑淼   温洋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熔玻璃   蓝绿   网架结构   通感   公共雕塑   彩色玻璃   视觉中心   设计尺寸  
描述: 雕塑造型如海浪般奔腾磅礴,面向东南方。在蓝天阳光的照耀下展现出色彩斑斓的光彩。雕塑产生的大跨度通透空间既满足了广场视觉中心的要求,也使得景观视线保持连续开敞。形成了视觉标志的中心。雕塑空间丰富而有变化,可以使已车行视线为主的入口区域的观赏保持畅通感。白色网架结构通透而富有活力,组合光泽的不锈钢球体形成了如浪花般的生命。底座采取漫溢式静流水盘,水影涟漪映衬着蓝天和白色雕塑,极具现代美感。蓝绿两色的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绚丽,代表了海洋和
公共雕塑设计--《韵律之美》
作者: 郑淼   刘心平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效果   公共雕塑   海洋文化   设计尺寸   形式美感  
描述: 健美的艺术体操舞者挥动彩带飞腾跳跃,形成韵律优美的彩虹空间,七彩的螺旋线条表现了海螺的美妙韵律,衬托了大海的美丽,丰富和灵动了广场和海滨的空间效果,使雕塑与海滨、天空、绿地完美融合,凸显了海洋文化。雕塑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散发着活泼、动人的浪漫气息,体现出运动的、娱乐的、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康健风尚和时代动感,承载着人文与宜居的主旨。设计尺寸:高3米、宽2.5米、长3.5米;材质:彩钢。
公共雕塑设计——《人杰地灵》
作者: 郑淼   温洋   刘心平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规划效果   效果图   创新精神   公共雕塑   公众心理   美学理念   陈蕃   纽带关系   锁式  
描述: 设计理念: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公共雕塑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城市面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与公众心理搭建的情感桥梁和与公众之间的审美和谐的纽带关系,能够带给公众无尽的幸福之感!明确公共雕塑创新精神和美学理念,真正形成公共艺术与公众心理互锁式精神桥梁。设计说明:设计理念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腾王阁序》:
公共雕塑设计--《青春之舞》
作者: 郑淼   刘海岸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之舞   珍惜时间   滨水   俊男靓女   公共雕塑   作品设计   设计尺寸   金属着色  
描述: 婀娜的身姿、潺潺的飞舞,时间光环的灵动、万物生灵的复苏!刹那间,时空被穿越,青春被永驻!作品设计以环形同心交错来象征时间光环的跳动,以青春妙龄的俊男靓女的舞姿来象征时针的舞动,形成青春与时光的交相辉映,突出一种时空穿梭之感。寓意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幸福乐观的生活。作品被抚顺政府收藏于抚顺十里滨水公园。设计尺寸:长3米、宽2.5米、高3米;材质:金属着色。
自体血回收回输的临床应用
作者: 江俊文   陈隆斌   蒋维春   郑亚君   徐惠霞   来源: 临床医药实践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回收   自体血   生命体征   回输   输血量  
描述: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收回输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早期术中出血量大于机体血容量15%,给予异体输血的50例无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8月—2015年6月接受无菌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大于机体血容量15%,予以自体血回收回输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输血量、术中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GB)、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HCT和HGB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均较对照组平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回收回输,输血量少,对患者生命体征造成的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制动盘热分析仿真研究
作者: 郑立斌   杨秀和   刘景华   梁刚   李建   李轲   郭璐璐   来源: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分析   制动盘   仿真  
描述: 针对制动盘进行了改进设计,首先建立了改进后的三维模型,然后进行了改进前后的强度分析和热分析对比,仿真表明改进后的设计散热性有所改善,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传统文化理念下茶的器具审美设计研究
作者: 郑铭磊   来源: 福建茶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设计   审美   传统文化  
描述: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从古代“茶能醉我何必酒,书能香我何必花”到现如今各种各样的茶楼、茶餐厅,凡有中国人在的地方就少不了茶。“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想发挥茶特有的色,香,味,形,就得使用特质的茶器具。茶具是一种集功能,工技,艺术于一身的物质承载体。本文,笔者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茶的关系,茶具的艺术设计,对茶具设计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致力于做出依托中国传统茶文化,扎根民族土壤中的运用现代技术制作理念和工具设计的特色茶具。
现代茶具造型创新性设计探究
作者: 郑铭磊   来源: 福建茶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设计   创新  
描述: 人们总是要求茶的高质量与高品质,殊不知盛装茶的茶具亦很重要。饮茶重在味道,品其香气并使其回味无穷,但是茶具在茶文化或者茶道里面也会给茶添一抹亮色,甚至并不亚于茶的地位。所以该论文介绍一些茶具的知识,并探讨如何结合时代的特色让茶具更具魅力。并且分别从茶具的起源与发展、茶具设计的重要元素、茶具的创新性设计和未来发展趋势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
< 1 2 3 4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