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郑】搜索到相关结果 2003 条
-
明清官仿元青花器举隅 摩羯鱼耳罐考鉴
-
作者:
郑大伟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大英博物馆
牡丹纹
花器
鱼
清官
-
描述:
酱口缠枝牡丹纹摩羯鱼耳罐,现藏大英博物馆(图1);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摩羯鱼耳罐,也是大英博物馆藏品(图2);日本松冈美术馆藏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摩羯
-
明清官仿元青花器举隅
-
作者:
郑大伟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鱼鳞
色彩艳丽
嘉靖
纹饰
花卉
荷花
水藻
片纹
青花
腹部
-
描述:
明清官仿元青花器举隅
-
从门神斗看刀马人物画片的始创
-
作者:
郑大伟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画片
李世民
明万历
敬德
刀马人
过渡期
青花
瓷器
万历十九年
-
描述:
明万历青花尉迟恭战秦琼大盘(以下简称"大盘"),直径30.4厘米,微敛口,浅弧形壁,矮圈足,足径21.5厘米,稍有塌底。盘子正面外圈锦地开光,开光内绘洞石花卉。盘心双栏圈内绘主题纹饰—秦琼大战尉迟敬德,秦琼面容白皙,头戴金冠,手执熟铜双锏,使了一招犀牛望月;尉迟恭豹头环眼,满面虬髯,高举九节钢鞭向秦琼砸将下来,两匹战马神情紧张,腾空跃起,二马一错蹬间,又过去了一个回合。云气纹后,似
-
笔筒之前话笔屏
-
作者:
郑大伟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堆塑
白釉
笔屏
瓷板
文震亨
笔格
器型
莲荷纹
双磬
砚屏
-
描述:
初见笔屏近期有幸得见这样一件器物,器型之怪异实属罕见,以至于故宫某知名专家1仅看了它一眼,就判断其为仿品。此件器物高20.5厘米,正面做砚屏状,堆塑一个单腿站立在海水云端、双手执物的小鬼,砚屏上绘
-
老家武汉的民风民俗
-
作者:
郑琬润
来源:
孩子:学生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江沿岸
江汉路
汉口
民风民俗
商业街
城市
武汉
-
描述:
我的老家武汉汉口那里有条闻名的江汉路步行一条街,在这繁华的商业街上有三座雕塑小品,就能反映出武汉特有的民风民俗。武汉是长江沿岸三大火炉城市之一,过去夏天消暑的最好方法是到户外纳凉。
-
尼古拉费欣油画艺术中的形式表现
-
作者:
郑雪琛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形式表现
尼古拉费欣
-
描述:
俄罗斯伟大的艺术家尼古拉费欣的作品题材大多数源于生活,朴实无华的题材带给人们无数的震撼与感动。他那狂放的用笔,时而厚重时而轻薄的处理手法深深地吸引着我。他在绘画技法形式上的丰富和成熟,为我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本文就尼古拉费欣油画艺术中的诸多形式表现来展开探讨。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费欣的技法形式并用于我们日后的艺术创作。
-
虎头海雕
-
作者:
郑德库
来源:
海燕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熊岳城
飞行轨迹
船上
伪满军
独自一人
翅羽
歪把子机枪
三五十
虎头海雕
二当家
-
描述:
一一只鸷鸟在空中盘旋。这鸟,似鹰,翅膀却没有鹰的长,似鹫,头又不秃,更不是那猫脸猴脸的枭类。它体型硕大,体羽的大部分呈油亮的黑色,翅羽的尖部和尾羽却是雪白,通体形成强烈的黑白反差,加之金黄的喙和爪子,一如印象派油画色彩淋漓的涂抹。这鸟翔在空中,发出"呼——鸥——"的啸鸣,那声音开始时好似虎啸,后又如海鸥低咽的长鸣,苍凉悠远,勾人心魄。鸷鸟围着两条海匪船盘旋,距离也就是三五十米。两条船上的三十来号人感到好奇,都抻长脖子,头颅仿佛被绳牵着,随着鸟的飞行轨迹转动。看着看着,有人猜测
-
颞顶筋膜瓣包裹Medpor全外耳一期成形术
-
作者:
杨松林
朱晓海
万伟东
陶宏伟
张旭东
林子豪
郑江红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耳成形术
Medpor
颞顶筋膜瓣
-
描述:
目的 探索一种能获得理想外形、手术简便的一期全外耳成形术。方法 应用Med por材料作支架 ,外包颞顶筋膜瓣和移植皮片。结果 19例耳成形均告成功 ,经过 1~ 2个月水肿消退后 ,成形耳外形
-
江城雕塑家——访武汉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蓝宾亮
-
作者:
郑继平
姜全胜
王忠昶
来源:
中外房地产导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芝加哥
武汉发展
旧城改造
国际性大都市
房地产开发
雕塑家
房地产管理局
人均居住面积
危房改造
武汉市
-
描述:
当历史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时,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大潮冲击武汉,重新唤起武汉人民构造“东方芝加哥”的雄心壮志。整座江城如同一尊等待修凿的巨大雕塑,在时代雷电的撞击下,逐渐展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瑰丽风彩。人们惯以武汉关钟楼和江汉路为江城最高建筑特征的历史,已一去不返,沿江两岸楼宇如林,城区面积不断扩展,旧城改造轰轰烈烈,一派翻天覆地、旧貌换新颜的壮观景象。在建设武汉发展武汉,使武汉迈向国际性大都市的进程中,武汉
-
大美至简——东方语境下极少主义美学思想探源
-
作者:
赵文艳
郑志浩
陈匀杉
来源:
中外建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悟、境
留白
极少主义
光之教堂
禅宗美学
-
描述:
极少主义本源哲学思想是东方禅宗哲学,进而在西方发展成熟起来。极少主义发展于西方近现代设计运动,在艺术领域的绘画与雕塑和近现代建筑中逐步发展为一种设计思想。当代极少主义建筑潮流以其简洁、内敛、隐匿的性格和纯净的建筑形态与空间,表达出其特有的包容性和概括性。而东方哲学的语境下,极少主义美学含意更加丰富,为了更好理解极少主义的思想本质,透过中国禅宗哲学的发展,以及传统绘画、建筑空间等形式的表达,进一步解读本土语境下的极少主义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