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郑欲晓】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越窑 耀州窑 景德镇窑瓷器刻划花装饰研究
-
作者:
李明明
郑欲晓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饰研究
瓷器刻划
陶瓷
越窑、耀州窑、镇窑
-
描述:
刻划花工艺在五代至宋的发展由简到繁由繁到精每种刀法都在一定历史时期扮演了不同角色满足了人们不同审美需求的同时也体现出古人源源不断的创新意识
-
历史题材美术作品与精神传承
-
作者:
郑欲晓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题材
世界历史
艺术作品
精神传承
历史事件
史诗性
美术作品
-
描述:
美术的功能是美化、愉悦心灵,记录历史和传承精神。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史诗性的艺术作品,在记录重大的历史事件,用艺术的方式传达历史的精神。一、美术作品与历史事件追寻艺术的发生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原是从非艺术活动中产生的,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动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产劳动。艺术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精神需要并由人自己创造的,而导致这种需要产生的原因和准备了艺术创造所必需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则是人类的劳动实践。如史前美术的洞穴
-
青花瓷绘与水墨画的异同性之比较论述
-
作者:
郑欲晓
胡小兵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比较
水墨画
-
描述:
在艺术的世界里,陶瓷中的青花与国画中的水墨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从多个角度比较分析了国画中水墨色彩与青花瓷画,找出异同之处,继而窥探两者间碰撞后产生的价值与发展。
-
论现代青花山水瓷绘与中国水墨画的相似处
-
作者:
胡小兵
郑欲晓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墨画
人文精神
青花山水
-
描述:
青花瓷与水墨画渊源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传统,他们均是中华民族心灵的闪光、内气的勃发。中国水墨画以其潇洒的笔法、简括的造型、豁达的人文精神与青花的青白宁静,各自美得有个性,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尽管如此,他们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陈述历史与传承精神:浅析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
-
作者:
郑欲晓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题材
世界历史
传承
艺术作品
陈述
历史事件
美术作品
精神
-
描述:
美术的功能是美化、愉悦心灵,记录历史和传承精神。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史诗性的艺术作品,在记录重大的历史事件,用艺术的方式传达历史的精神。
-
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
作者:
何炳钦
郑欲晓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文化
发展
-
描述:
陶瓷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延伸,能够给予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带来很多启示,本文从城市文化的遗产保护和城市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对景德镇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对景德镇文化产业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措施。
-
浅议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空白”
-
作者:
郑欲晓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设计
空白
-
描述:
空白,也称为虚空间,指被其他要素包围的空间。空白部分运用的好,有时则会成为设计中最突出、最令人瞩目的部分。本文就针对空白在视觉设计中的一些作用做相关的探讨。
-
开拓个性化陶瓷艺术设计市场
-
作者:
何炳钦
郑欲晓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设计
美国学者
景德镇
绿色设计
陶瓷生产
陶瓷设计
陶瓷艺术
生态危机
碳排放
-
描述:
美国学者巴里·康芝纳在《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一书的开篇写道:环境又重新为居住在它里面的人们所发现了。在美国,这个发现是在1970年4月的地球周中,这一
-
浅谈室内设计中人文精神
-
作者:
郑欲晓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风俗
个性化
文化的地域性
人文精神
-
描述:
自从人类有了建筑活动,室内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发展,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和人文气息已经成为现代人对室内空间设计的最高追求。因此,综合运用先进的技术与手段,考虑周围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和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创作性的思维,创造一个既符合生产和生活物质功能需要,又符合人们生理与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这已经成为当代室内设计的重要任务。
-
对现代设计中民族性精神的认识
-
作者:
郑欲晓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设计
中国元素
民族性
-
描述:
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五千年丰富文化的沉淀,给予了现代人诸多的中国情节,以史为鉴,可以明心,我们的民族文化故事和传统元素是设计的源泉,这种文化背景具有深厚的文化结构,保留着一个民族所共同认同的东西。将这种东西挖掘出来,同时赋予新的理念,运用现代技术和表现手法,以人为本,以美为基点,充分融合了民族文化内容的作品定能是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最高的结合。我认为中国的现代设计需要走向世界,但保持着鲜明个性的民族意识,更是在现代国际设计领域竞争的最好体现,民族的和世界的两者并不矛盾,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