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烟台市博物馆的珍瓷
作者: 邱真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导热系数   抛光砖废渣   抗压强度   轻质外墙砖   容重  
描述: 瓷器是火与土的艺术,是工匠们心与手的舞蹈。中国瓷器的烧造历史源远流长,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缩影。本文撷取烟台市博物馆馆减宋、元、明、清的五件珍瓷,作一简单介绍。 宋景德镇窑影青釉划花花口渣斗 渣斗,又称“爹斗”、“唾壶”,用于盛放唾吐物。瓷质渣斗最早见于东汉,三国、两晋时期大为流行。至宋代,在元人笔记中载:“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筋瓶、渣斗”。可见渣斗是古代上流社会宴饮时用于盛放肉骨、鱼刺等食物渣滓的器皿,是承具的一种。 宋景德镇窑影青釉划花花口渣斗,高14.9厘米,口径15.2厘米,底径7.7厘米。细白胎,通体施影青釉。花口外撇,共八瓣,宽沿,高颈,瓜楞鼓腹,圈足外撇,底足涩圈,有脐釉。颈部饰朵花,颈肩连接处饰双弦纹,腹部暗划双钩花卉纹,以三道弦纹间隔。 宋代许多窑厂都生产渣斗,除景德镇窑外,越窑、耀州窑和南宋官窑中都可见这种器型。影青釉始创于北宋前期,是宋代景德镇窑的主要产品,另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生产影青釉瓷器的窑场。《饮流斋说瓷》中对影青的定义是:“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其特点是胎体细薄,釉色晶莹润澈,精细透亮,器身多以暗花装饰,在灯光下内外皆可映见,故称之为“影青”,又有人将之称为“印青”或“隐青”,前人也称其为“假玉器”,足可见影青釉品莹如玉、轻薄精致的特点。
崇祯青花中的人物故事题材探幽
作者: 邱真   刁鹏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斗彩鸡缸杯   书画精品   朱见深   香港苏富比   拍卖纪录   柔绿   中国皇帝   明成   中国瓷器   千金难买  
描述: 明晚期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对青花瓷的需求较大,外销瓷器也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虽然这一时期御窑厂的生产几近停滞,但民窑青花瓷的烧造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崇祯(1628-1644年)时期的青花瓷器,在近几十年来更以其丰富的纹饰内容、充满生活气息的实用种类和潇洒而不失细致的笔墨意趣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收藏者的目光。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