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刍议油画的价值体系与中国美术教育的关系
作者: 贾明俊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体系   美术教育   中国   刍议   油画  
描述: 油画教育是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油画的价值体系的逐步地形成,在中国美术教育中也体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教育价值,本文就是通过油画的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探讨对中国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并希望研究结果能对中国的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神话世界里的西方绘画艺术
作者: 贾明阁   来源: 大东方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西方文学   油画  
描述: 绘画,在很多情况下不仅是一种审美,还是一种需要,被政治、被宗教,亦或是被人民需要。绘画在经历了洞窟壁画、岩画等多种绘画形式之后,终以油画这种创作形式得以长久保留,也才给后世留下了太多艺术珍品。油画属于西方绘画,同时也是西方绘画中的主流画种。古希腊、罗马,以至于后来的意大利、尼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都是优秀油画艺术的产出大国,而油画作品中的神话故事和宗教故事占据了油画创作的半壁江山,其中,神话故事在古希腊艺术史中一直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它们也是艺术家创作主要表达内容。
颜文梁: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
作者: 贾明玉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艺术馆   奠基人   作品   厨房   油画创作   本土化   美术馆   中国现代美术   苏州  
描述: 出生于苏州的颜文樑(1893-1988)自小受吴门传统文化与家学的濡染,幼时从父学习中国花鸟画,后学习水彩画。及至民国,西风东渐,"新文化"运动开始,废科举、兴新学,颜文樑也开始了他的西画实践之路,甚至自制油画颜料。
刍议油画的价值体系与中国美术教育的关系
作者: 贾明俊   来源: 大众文艺(上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体系   美术教育   中国   刍议   油画  
描述: 刍议油画的价值体系与中国美术教育的关系
手机屏幕让你失眠
作者: 费里斯·贾布尔   贾明月   来源: 发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迈克尔   失眠   手机屏幕   软件工程师   荧光灯   洛杉矶  
描述: 10年前,住在洛杉矶的软件工程师洛娜·赫尔夫决定尝试一下油画。她的丈夫迈克尔·赫尔夫和她一样,也是软件工程师,两人决定在公寓的阁楼安装明亮的荧光灯。这样晚上洛娜作画时,就能像在白天一样,对画布上的颜色保持准确的判断。
唐家正与他的“大地带”艺术
作者: 贾明   来源: 时代风采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缘   躁动不安   春城   画布   艺术世界   艺术家   广告公司   地带   作品   颜料  
描述: 唐长得壮实,一看就是生命力特别旺盛的那种人,我们到时他正在画布上涂抹着,地上杂乱不堪,挤完油彩的颜料盒扔得一地都是,没有烟灰缸,烟头也随便扔,靠墙堆放着他已完成的一幅幅油画,画面上红、黑、白反差强烈的颜料交杂着、运动着,构成了一个躁动不安的紧张与冲突的艺术世界。靠黑板的地方放着几个未钉画布的画框。屋里没有凳子,他找来一个垫子放在地上,让我们坐,掏出一包春城烟请我们抽。这段时间唐家正住在城东苏家村,每天早上,当人们骑着车去上班时,他则骑着车穿越全城来到西郊这间空无一人的大画室,创作他的"大地带"系列作品,他与这个热热闹闹的商业化社会几乎是绝缘的,只认真地充满了激情地投入到他心中的那个
过节种种
作者: 钟卿   贾明   来源: 国际展望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营业额   百货商店   大减价   基督教   气氛   招揽顾客   圣诞树   民族节日   圣诞节  
描述: 圣诞节是全世界信仰基督教的人们共同的节日。在美国,象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圣诞节也是在极其隆重、热烈的气氛中度过的。一进入12月,人们就开始为欢庆圣诞节而忙碌了。圣诞老人的形象不断出现在商店的广告和橱窗里,有些大百货商店还雇佣专人装扮成圣诞老人,站在门口招揽顾客。各家商店都挂出“大减价”的牌子,圣诞节前两个星期的营业额比平时一个季度的还多。挂满五彩灯泡的圣诞树耸立在购
瑞典的瓦纳斯雕塑公园:古老城堡和现代艺术的天然结合
作者: 贾明舫   来源: 中外建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瑞典   现代艺术   城堡   雕塑公园   公园  
描述: 瓦纳斯是一座雕塑公园,位于瑞典南部的克尼斯灵厄地区,距离马尔默城镇开车大约一小时的路程。庄园内的主要房屋都是白色的,和一般人印象中古老、庄重甚至阴暗等印象相去甚远。但这里确实是一座城堡:最初建于15世纪,由于位于瑞典和芬兰边境,所以当初实际上是一座有军事意义的要塞。“七年战争”中,瑞典人一把火把要塞烧成一堆灰烬。1566年,在原来的位置上,城堡得以复建。1680年保留下来的建筑图纸来看,现在的城堡和当初的样子很难想象,特别是山墙的式样几乎完全一样。瑞典人与丹麦人之间发生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战争和冲突。现在的斯堪的纳维亚人给人的印象是和平宽厚,当时可不是这样:雕塑公园内有一棵古老的橡树,据说是500年前用来吊死丹麦尼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