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对建立京剧丑行独特唱腔体系之探索
作者: 谢鲁   彭友和   来源: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系   京剧   历史使命   湖北省   唱腔   声腔艺术   既成事实   探索   剧场效果   艺术特色  
描述: 一、既成事实与历史使命过去京剧界“丑行不重唱”.明末李渔曾说:“丑与副净,则不论喉音,只取性情之活泼,口齿之便捷而已”。既然“没嗓子”,想重唱也重不起来!其实,《拾黄金》丑行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唱京剧许多行当、许多流派乃至其他剧种的唱腔,而且模仿须维妙维肖足以乱真。遗憾的是,丑行往往不唱或唱得很少,即或唱,也往往采用怪声怪气怪腔怪调等耍滑稽、卖噱头办法博取廉价的剧场效果.久而久之,“丑行不重唱”合理化了。在五彩斑斓的京剧声腔艺术系
青瓷意象:水碓与龙窑
作者: 谢鲁渤   黄启后   来源: 江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钱塘江   烧制   水碓   龙泉青瓷   中国青瓷   古窑址   汝窑   意象   南宋  
描述: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第一次去宝溪,住曾轶星家。宝溪是个乡,地处龙泉西南部,距市区六十来公里,山清水秀。宝溪的山叫披云山,又名天师山,用曾轶星的话来说,是三江发源地,实际上是个分水岭,从这里形成的宝溪、住溪和八都溪,分属闽江、钱塘江及瓯江三个水系,资源之丰沛、水质之得天独厚可想而知。曾家左侧就是一条水清
美人经卷葬华年
作者: 谢鲁渤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己亥杂诗   生活习俗   经卷   龚自珍   青年人   纪念馆   杭州   半封建半殖民地   南宋  
描述: 住在杭州的青年人,现在知道龚自珍的,恐怕是不多了。虽说其故居马坡巷的一处小庭院,挂有龚自珍纪念馆的牌子。但是以定庵先生的家世,以他美人经卷的狂放生涯,旧宅的规模既已不复从前,孤梅浅池自然也安放不下一颗乖戾激愤的灵魂。家乡的月色洒下高墙,墙外吹过的,不再是晚清风声了,一卷《已亥杂诗》,在谁家的书案空置? 都说杭州这个地方颇具南宋遗风,实际上却只是一处感觉而已。以现时杭州人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俗,是看不出有多少前朝旧痕的。我不知道杭州的龚姓人家能否说是龚自珍的后裔,但这一支龚氏家族的先世,倒的确是因随宋室南渡,才来杭州定居的。乾隆五十七年,龚自珍生于马坡巷;道光二十一年,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中,走完了半个世纪坎坷人生的定庵先生暴卒江苏丹阳。一个在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折的特殊时期,以传世诗文见证历史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出生在杭州,使这个城市的魅力远非一句“南宋遗风”能够框定的。 在一般的人看来,龚自珍的马坡巷比之另一位杭州名人陆游的孩儿巷,也许还缺少一点诗意。陆放翁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在杭州即便不能说妇孺皆知。至少也是耳熟能详的。但孩儿巷的文化积淀纵有骑楼、粉墙和青石苔痕,到底也还只是江南的一幅水墨写意,南宋轮廓上的一朵杏花,已是隐隐约约了:而马坡巷的龚氏故居,更接近于清泰立交桥、火车新客站,若也以画喻之,则是工笔,细细描摹了今日杭州。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