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后汉书 青花典藏珍藏版
作者: 南北朝 范晔著   来源: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代史   纪传体   中国   东汉时代  
描述: 本书于“前四史”中,成书最晚,这使晔有条件吸取经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写出一部水平较高又颇具特色的后汉一代之史来。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珍藏集萃
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编   来源: 上海:上海书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描述: 本书为图录,每件藏品配合有中英文简要说明。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馆藏基础为50年代故宫博物院拨交的陶瓷、书画、碑帖、玉器等十余类珍贵文物两千余件。本书特从中遴选出100件精品,其中包括新石器时期马家窑彩陶、明清青花瓷、颜色釉瓷、隋唐写经、明清书画、古代玉器等,以资鉴赏研究。
民族民间美术现代转型的探索
作者: 范美霞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转型   西南民族大学   装置艺术   民族民间艺术   民间美术   当代艺术   创作趋势   艺术学院  
描述: 在民族民间艺术的宝库中,有着无数的宝藏.如何利用这些宝藏,成为发展我国当代艺术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美术界,研究年画、剪纸、皮影、脸谱、青花瓷、风筝等等,并将之运用到油画、国画乃至装置艺术之中,是一种创作趋势.近年来,由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一批师生创作的丝绸立体工艺画也为应用民族民间美术传统中的有益元素发展当代艺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在观念与造型之间-熊秉明的雕塑艺术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   熊秉明   雕塑   雕塑评论  
描述: 熊秉明1999年在北京的藝術展以綜合性的特點顯示了他作為學者型藝術家的獨特地位。他的雕塑藝術在觀念與造型之間求索,以中西融合的方式回應了西方雕塑從古典到現代的發展,以高度的精神性和人文內涵成為現代雕塑的經典。
聆听心灵的呼声
作者: 范美霞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风》   代表人物   画家   四川   个性特色   写实主义   心灵   20世纪80年代初  
描述: 在当今中国画坛上,何多苓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特色的人物。1982年,油画《春风已经苏醒》(以下简称《春风》)的公开发表,使何多苓几乎在一夜之间获得全国性的声誉,其后,他便与罗中立等人一起被看做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兴起的伤痕美术及乡
多元化的初步尝试
作者: 范美霞   付海燕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80年代   特殊时期   多元化   四川美术学院   乡土题材   70年代   核心力量   知青题材  
描述: 以四川美术学院77、78级油画系学生为核心力量的四川画派(1),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名噪一时,这个时期他们依据自身的经历所创作的武斗题材、知青题材、乡土题材作品打动和震撼了无数从那
原始时代艺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范银花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母性   神化   原始时代   女性  
描述: 艺术作品中最早的女性形象,可以追溯到史前社会的历史文化遗存中。本文通过对原始雕塑、原始岩画以及原始陶器等一系列原始艺术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探讨这一时期的女性图像与原始宗教的密切关系,揭示其神化的母性特征。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时期,对于生殖的渴求渐渐转化成了原始宗教下被神化的母性——当时的艺术表现,有很多是和女性相关的,或许可以这么说,人类艺术对于女性的关注,是与生俱来的。
时代·色彩:解读绘画大师梅原龙三郎
作者: 范顺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绘画   现代日本   野兽派   绘画语言   雷诺阿   艺术风格   绘画大师   绘画形式   莫奈   印象画派  
描述: 艺术之河的旋律之所以娓娓动听,因其总有一些璀璨夺目的大师为其谱写着乐章,梅原龙三郎就是这么一位大师。他一生追求均衡和纯粹的艺术风格,绘画中充满了极强的表现性和主观性,以绚烂的色彩、简练单纯的线条、纯真的绘画语言引领着现代日本西洋画的步伐,其画风从欧洲传统手法向更强烈的野兽派发展,并用于日本的人物和风景绘画。在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艺术热”中,梅原龙三郎是最具人气的艺术家之一,从当
不可不提的“人体艺术”
作者: 范顺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野兽派   克莱门特   专业院校   业外人士   诺尔德   审美角度   艺术语言   人体艺术   马蒂斯   抽象表现  
描述: 人之所以喜爱人体艺术,是由于艺术家借用艺术语言来崇拜生命、赞美生命。随着艺术向多元化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日益提高,思想的解放也为人体绘画注入了新的能量,“人体”这个词逐渐变得不再那么敏感。从早期的人体绘画不被关注,甚至是下流的,不能公之于世,到目前已经致力于被业内所广泛认可,很多专业院校已把人体绘画设置为专业必修课,赋予其正名;业外人士也开始摘下有色眼镜,以艺术的审美角度正视这门艺术题材,正是由于这些内因、外因的共同演变,使得人体绘画面貌焕
记得住乡愁:首届福建省画院提名展作品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理想   乡村建设   山川大地   文艺工作   现实生活   提名展   美学境界   会议文件   文艺创作   美术作品  
描述: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意的文字,出自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文件,它提示的是今日乡村建设中应有的文化意识和美好愿景,但是,对于文艺创作来说,它更是道出了一种需要自觉追求的文化理想和美学境界。乡愁是一种关切家园的情怀。有了这种情怀,在面对现实生活之时,会对普通的劳动者投以敬重的目光,在平凡的事物中看到生活的多彩和人性的永恒:有了这种情怀,在走向大自然之时,会对山川大地投以深沉的目光,从风景的存在中看到历史的印记和生命的光辉。古往今来的优秀美术作品,总是在发现、表达和塑
< 1 2 3 ... 57 58 59 ... 126 127 1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