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范 】搜索到相关结果 1068 条
靳尚谊《向维米尔致意》
作者:
范迪安主编
来源: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绘画评论
现代
油画
描述:
本书通过对靳尚谊先生三幅《向维米尔致意》(油画组画)的研究、分析、展示,引发出中国艺术界、艺术界中的具有关键性的课题,使长期以来普遍的认识盲点凸显,以此达到打通艺术界的旧有概念和限定,并拎出中央美术学院学术标点及学风:最严谨的基础(训练)与最活跃的(前沿)思想,同时揭示艺术家的本份:将思想落实于艺术语言的能力。
华慧·人间 范少华的绘画艺术 2
作者:
范少华绘
来源: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油画
描述:
本书为一本油画、水墨、水彩作品画册。
从审美心理的变化浅谈雕塑艺术的发展
作者:
范海峰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心理
雕塑艺术
发展
描述: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受众与雕塑家的审美心理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审美心理的变化带来了创作多元化的局面,使雕塑作品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这里我将从审美心理的变化讨论较为当代的雕塑创作,从而展示出新时代的艺术特征和文化魅力。
艺术创作散记
作者:
刘范利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创作
雕塑艺术
描述:
,更不能以此为由,怠慢了理论的学习与梳理。正如傳雷所说:"愚固知画家不必为史家,犹史家不必为画家;然史之名画家固无一非稔知艺术源流与技术精义者,此其作品之所以不失其时代意识,所以在史上必为承前启后之关键也。"1
取证
作者:
范永红
来源:
大众文艺(快活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姓名
安全监察
煤炭
权利
丈夫
故事
十八般武艺
电话号码
手机卡
女秘书
描述:
丈夫升了官儿,任市安全监察局局长,本市盛产煤炭,大大小小的煤窑星罗棋布,安全监察局局长权利炙手可热,她足足过了一把官太太瘾。但瘾还没过够,烦恼却接踵而至。丈夫身边多了个女秘书,整天扭着细腰在丈夫的身前身后转,这官儿与秘书之间,容易出故事,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她在家里使出十八般武艺,反复叮嘱丈夫,不得与那狐狸
四川中江东汉崖石雕
作者:
范小平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川中江
清理简报
浅浮雕
崖墓
普查
美术考古
四川省
文物
中江县
描述:
四川省1981年的文物普查中,中江县玉桂乡、广福乡的东汉崖墓雕塑艺术引入注目。随着清理简报的披露,引起了美术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经笔者现场调查,发现玉桂乡天平梁子崖墓M_(1 —3)中M_1 式、广福乡柑桔梁子崖墓M_(1 —15)中M_8式崖墓尤具有较高的
范文南油画作品欣赏
作者:
范文南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艺术展
工笔重彩画
中央美术学院
水墨
中国油画学会
肖像画
对话
描述:
范文 南油画作品欣赏
辉煌的色彩交响——《沙耆油画作品集》序
作者:
范景中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耆
作品集
凡·高
艺术家
表现主义
绘画主题
强烈动人
精神疾病
精神病患者
油画
描述:
这是一次特殊的画展,因为它的作者是一个特殊的人,他那特殊的生活经历和他那特殊的绘画主题,曾经给予研究过他的人一种特殊的魅力。但是,我们现在把他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则是希望观众能够领略:杰出的作品是如何超越了特殊的个人而具有丰富人们心灵的普遍意义。作为一位艺术家,沙耆早年曾是刘海粟和徐悲鸿的学生,也曾在林风眠主持的国立艺术院有过短暂的学习。1937年,他负笈比利时学画,一去就是十年。正是在那里,他的作品曾和毕加索等人联袂展出。他把东方的豁达襟怀和悲悯的同情心灌注到委拉斯开兹和戈雅式的技巧当中,这种做法不仅使他较早地加入了探索中国美术出路的先行者行列,而且也为他在布鲁塞尔的le Petite Galerie的几次画展中赢得了荣耀,为中西融合的美术之路写下了难得的一章。遗憾的是,这些闪光的篇章已长期被人遗忘。他那光彩照人的《年轻女子像》,他那构图别致的《艺术家全家像》,就像缥缈的轻烟消逝在历史的幕后,艺术家本人也长期孤寂地生活在精神病院和乡村农屋。这时期他的一些绘画主题表明,他经常要对付的最可怕的敌人就是始终盘旋在内心的忧郁情绪,这种情绪常常使他想到古老的时代。例如,想到神话中的特修斯和阿里阿德涅,那时高傲的英雄赢得...
有序与空灵
作者:
范景中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美学特征
工笔画
画家
独立审美意义
中国美术史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笔墨
秩序感
描述:
有序与空灵范 景中读《林若熹画集》,不免让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那曾经在中国美术史上显赫一时,就连皇帝也为之倾心的工笔花鸟画,是否真会随着“时代精神”的流逝而销声匿迹?林若熹是年轻一代的画家,读他的画,看他的文章,觉得在他的身上,没有肩负那些比他年长的画...
你说,我听
作者:
范开源
来源:
美文(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拈花微笑
柳绿
一轮明月
吴侬软语
油纸伞
江南柳
轻声细语
一朵花
雨巷
生死轮回
描述:
在这晚昏小雨中,伴着树梢上寂鸟的孤鸣,漫步在天街雨巷中,雨丝打在油纸伞上,溅起明慧的水花。谛听着尘世的轻声细语,似乎所有的浓情都闪耀在这神赐的甘霖中,绽放开了清雅的淡花,诉说着心中的清欢。你说,我听。在这彼岸长河边,和着春风婉转的歌啼,在斜阳晚风中沉思,静听流水玲珑作响,拨动心底的弦,在夜幕笙歌的柳绿岸边,那么醉人凄美。用心去体会,用爱去享受,倾听着江南柳溪的吴侬软语,巧笑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