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雕塑年鉴 2007
作者: 钱绍武 范伟民主编   来源: 中国雕塑杂志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2007   中国   年鉴   雕塑  
描述: 本年鉴分图片版和文字版两部分,图片版有:纪录2005、纪录2006、当代艺术家图片库;文字版除上述外还有:雕塑论坛展览评述、创作探索、教育教学、交流合作、市场收藏、人物评传、机构概览等。
为开拓者呐喊——试评王宏剑的油画创作《奠基者》
作者: 范卫洪   来源: 殷都学刊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行山   同罗   奠基者   性格刻划   体构   术科教师   列宾   线条   油画创作   人与自然  
描述: 安阳师专艺术科教师王宏剑的油画《奠基者》在“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览”中获银牌奖。一九八四年《河南画报》第四期上发表、介绍了《奠基者》。建国三十六周年大庆时,中央电视台将《奠基者》同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一起,作为近年来的文艺成果进行了播展。
梦鸽 缘分没有年龄
作者: 陆虹   范永恒   来源: 英才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五彩缤纷   中国民族声乐   母亲   双江   民族音乐   年龄   城市   石头   鄂西  
描述: 儿时的梦鸽就追逐过五彩缤纷的梦,当歌唱家,就连名字也为此改成梦鸽。小梦鸽就这样跟着妈妈在鄂西那个不大不小的城市练习歌唱。学民族音乐的母亲发现女儿这份天赋后,越发锻炼她,惟有当建筑师的父亲希望女儿学建筑。今天,梦鸽与丈夫李双江双双成为中国民族声乐界叫得响的人物。当他们的两岁半的儿子小石头,听看爸爸伴奏带音乐《船工号子》使足了劲
精深与单纯:杨飞云的油画艺术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风格   油画艺术   绘画艺术   杨飞云   艺术评论  
描述: 一个大型的个人油画展绝非一日之功可以铸成。2003年冬天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杨飞云油墨艺术展,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实实在在地展现了他20多年来在油画艺术上取得的丰厚成果,让人看到一位中国画家是如何驻守在油画这个坚定的目标上,不断地朝艺术的深入境界持续地探索和积累。
范明东作品欣赏
作者: 范明东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土》   2007年   协会会员   少数民族   职业画家   四川省   美术家   作品欣赏  
描述: 明东,1971年生于四川凉山州盐源县,现为职业画家,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重要展览并获奖。2006年,其油画《热土》《积云》入选四川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展,《热土》获二等奖:2007年,其油画《拿弯刀的老农》入选四川《喜迎十七大建设新农村美术作品展》;同年,
清心水墨济世人:观吴宇华画作有感
作者: 范扬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中国画专业   游于艺   清心   中国艺术   细读   明清   作品   林风眠   中国美术  
描述: 吴宇华,无锡人,久居太湖之滨,得江南山川灵气。风骨英挺,笔性儒雅,心游于艺,神驰八荒。所作水墨小品,温文尔雅,可以细读,可以把玩。其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从明清青花瓷画撷取意蕴,所作简笔人物俊逸疏朗,山水意态清和,用线爽利。如此境界,我亦仅在林风眠先生作品中觅得。我想,若林
乾坤自在人手中:2000年福建惠安“中国雕刻艺术节”综述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惠安县   石材   福建   公司   中国   县政府   石雕   专业委员会   雕刻艺术   工艺美术  
描述: 公元2000年8月25日至9月3日,在中国东南海之滨的福建省惠安县——著名的石雕之乡——百名中外雕塑艺术家聚集于此,分别在双龙木雕公司(木雕)和闽林巨星石材广场(石雕)进行着一为期10天的声势浩大的雕刻艺术比赛,这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惠安县委、县政府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
“看”的方式与“做”的能力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李占洋   具象雕塑   雕塑评论  
描述: 李占洋的作品是切入都市生存状态的。由于都市的生存状态是当下中国全面转型时期的、急速变化的、尚未定型的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它突出地具有高强度视听刺激、追新骛时的消费心理、匆匆聚散的人际关系、悬浮无根的精神焦虑等等特征,定型的价值标准、简单的道德评判和浅直的是非观都无法厘清它魔方般的复杂结构。但是,李占洋却可以用充满感性的形象塑造方式展开它的许多侧面,将现实中的存在和正在发生的现实,“形象地”推到我们面前。他的作品有如同绘画般的情节性和叙事性,是“展开”而非“概括”的艺术表现方式。这种特征是具象雕塑语言一方面长处的体现。与传统具象雕塑较多表达历史主题和故事不同的是,他的作品有一种“当下”的时间性,这就使我们觉得新鲜和生动。由于李占洋作品的这些特点,很容易使人联想到90年代以来的被称为有“近距离”性质的新写实主义。这股思潮或者说这类艺术样式反映了新一代艺术家与现实的关系:他们对现实的描绘超过了对现实的提炼,甚至把描绘本身当作一种评价和表现。所能区别他们艺术个性的标准只是他们所描绘的不同现实内容。李占洋的雕塑有新一代艺术家的这方面共性。但是细察起来,他与“近距离”的其他艺术家又有不同。属于“近距离”的艺术家们描绘的是...
西方艺术中的东方基因
作者: 范岳   张锦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创造发展   艺术发展   艺术家   绘画艺术   各民族   发展演变   造型艺术   基因   人类社会发展  
描述: 艺术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形态。其社会性表现在,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萌发,随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而演变,由原始简单的状态趋向于复杂的多元化,由单一部落、民族的精神创造发展为多民族或世界性的精神相互交叉和融汇。可以说,在现代人类的文明社会中,一切艺术财富,诸如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均已脱离开原始性的单一和孤立的状态,各自在其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带有异族的艺术基因。迄今人们在研究东西方文化的格局中,基本上沿袭着两种途径:一是纵向探索彼此之间的继承关系,二是从横向观察各民族艺术发展中相互间微妙的相似之处,寻找人类艺术的相同发展规律。本文拟就造型艺术为发端,从交叉融汇的角度谈一下艺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的方面,即基因互传,艺术变异的问题。
油画·版画
作者: 范沦桑   杨黄莉   苏仁华   张月妹   来源: 萌芽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鲁文化   建筑设计   应用探讨   山东地域特色  
描述: 油画·版画
< 1 2 3 ... 21 22 23 ... 105 106 10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