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搜索到相关结果 154 条
-
红梅争艳
-
作者:
吕飞英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丰富
彩石
色彩
中国水墨画
抽象
红梅
西洋
花鸟
油画
-
描述:
一颗彩石就是一幅画,有似山水、有似花鸟、有似人物,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一颗彩石就是一首诗,有写景的、有抒情的,有形象的、有抽象的;色彩丰富的犹如西洋油画、色彩淡雅的犹如中国水墨画;真可谓出神入化、巧夺天工。
-
以南北山水为例谈陶瓷山水画中皴法的异同及启示
-
作者:
周海英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皴法
陶瓷山水画
-
描述:
在陶瓷艺术作品中,青花山水瓷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颇具观赏性的一种画种,它是一种用天然钴料为色彩,在白瓷坯上用笔描绘山水风景,再罩透明釉,最后在高温中成瓷,它搏采了纸本中国画之长,呈现青花独特的表现技法和特殊的艺术效果。皴法是青花山水绘画笔墨技法的一种表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上的不断丰富为陶瓷山水画的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一幅陶瓷山水画中,山石画法的任务最为重要,它与笔法、墨法、章法、设色等相比,皴法在种类上也最为丰富,是山水画技法中最值得研究、也最能代表画家审美取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故可强调一些说,皴法可以当作山水画艺术中的一种生命看。"本文围绕皴法所体现的几大形式美因素,以南北山水为例,试谈山水创作中皴法的运用及其审美意义。
-
恢复本性:从“不务正业”谈起
-
作者:
张英超
吴晶琦
耿阳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不务正业
评介
本性
恢复
艺术家
雕塑家
专业
人物肖像
油画
-
描述:
W:张老师,您好。前不久您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了一个名为"不务正业"的伍人"反串"艺术展,产生了很大的轰动。但我有一个疑惑,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不务正业是个贬义词,您为什么会给展览起这个名字?Z:确切地说是大家的不谋而合。我只是发起人之一,多干了些活儿而已。不
-
津津有味读经典 名利场 适合高一高二年级
-
作者:
英国 萨克雷 澳大利亚 科斯特改编
来源:
南京:译林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
描述:
《名利场(附光盘适合高1高2年级)/津津有味读经典》编著者WilliamMakepeaceThackeray。 《名利场(附光盘适合高1高2年级)/津津有味读经典》内容提要:小说的第一条主线
-
五彩斑斓涂涂乐 海洋生物
-
作者:
英 汤姆·多尼根著
来源: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教学参考资料
图画课
学前教育
-
描述:
这是一套面向3-6岁幼儿的涂色书,总共有8个分类,每页对于每种涂色的事物均附有有趣的介绍和说明,能够帮助幼儿在涂色游戏之余,开阔眼界,初步地认识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新奇事物。
-
五彩斑斓涂涂乐 农场生活
-
作者:
英 汤姆·多尼根著
来源: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教学参考资料
图画课
学前教育
-
描述:
这是一套面向3-6岁幼儿的涂色书,总共有8个分类,每页对于每种涂色的事物均附有有趣的介绍和说明,能够帮助幼儿在涂色游戏之余,开阔眼界,初步地认识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新奇事物。
-
五彩斑斓涂涂乐 浩瀚宇宙
-
作者:
英 汤姆·多尼根著
来源: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教学参考资料
图画课
学前教育
-
描述:
这是一套面向3-6岁幼儿的涂色书,总共有8个分类,每页对于每种涂色的事物均附有有趣的介绍和说明,能够帮助幼儿在涂色游戏之余,开阔眼界,初步地认识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新奇事物。
-
五彩斑斓涂涂乐 小小爬虫
-
作者:
英 汤姆·多尼根著
来源: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教学参考资料
图画课
学前教育
-
描述:
这是一套面向3-6岁幼儿的涂色书,总共有8个分类,每页对于每种涂色的事物均附有有趣的介绍和说明,能够帮助幼儿在涂色游戏之余,开阔眼界,初步地认识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新奇事物。
-
五彩斑斓涂涂乐 全7册
-
作者:
英 汤姆多尼根著
来源: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普及读物
光学
-
描述:
这是一套面向3-6岁幼儿的涂色书,总共有7个分类,每页对于每种涂色的事物均附有有趣的介绍和说明,能够帮助幼儿在涂色游戏之余,开阔眼界,初步地认识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新奇事物。
-
格列佛游记 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
-
作者:
英 乔纳森·斯威夫特著
来源: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近代
长篇小说
英国
-
描述: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