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搜索到相关结果 1900 条
-
平稳的推进 第二届北京青年雕塑邀请展
-
作者:
易英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形式探索
现状与发展趋势
人的表现
当代文化
艺术家
雕塑家
城市雕塑
本体性
功能性
-
描述:
平稳的推进 第二届北京青年雕塑邀请展
-
边缘与核心——关于高等美术院校美术史课程定位的思考
-
作者:
蒋英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美专
高等美术院校
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定位
二三十年代
美术史
基础理论课
民国政府
-
描述:
一、美术史课程的边缘化自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在图画课程内列有"美术史课目"以来,无论是二三十年代蹒跚起步的上海美专、国立艺专,还是战火纷飞的延安鲁艺,乃至"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时期,美术史一直是美术院校的基础理论课,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重视。然而,世纪之交,一些美术院校出现了以专业史替代美术史的学术短视行为,甚至在绘画、雕塑等传统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美术史也成了可有可无的任选课,美术史日益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奚传绩《一门不该被边缘化的课程》)。专业目录的调整与学时的缩短固然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
-
保护民族艺术
-
作者:
英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酝酿
传统艺术
传人
独特
广泛
民间艺术
风格
艺术形式
民族艺术
雕塑
-
描述:
“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昌在《从“泥人张”到民族艺术的保护》一文中指出,作为传统艺术雕塑形式的“泥人张”在经历了几代人的继承和发展以后,在当今也酝酿着新的突破,如内容、形式、题材、风格、材质等都有所变化和发展,也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却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同时也不难发现许多民间艺术也面临这种景况,因此很有必要采取种种措施来保护民族艺术,
-
西方当代雕塑概述
-
作者:
易英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置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
雕塑家
古典主义
作品
超现实主义
传统雕塑
波普艺术
观念艺术
现成品
-
描述:
自从60年代波普艺术兴起之后,西方雕塑艺术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形态上看,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雕塑与观念艺术的结合。尽管现代主义艺术从本世纪初以来改变了传统雕塑的面貌,但是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变只是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变,雕塑的构成原则,即实体与空间的关系并没有根本改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雕塑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雕塑本身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传统的概念。 现代主义的雕塑语言可以视为古典主义的视觉关系的抽象化。现代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对战后西方雕塑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一是雕塑创作与现代工业社会的视觉经验、审美趣味和新型工业材料的发展同步,这种趋势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新艺术运动,抽象化的原则并不单纯是语言的自律,现代工业设计、现代建
-
“空洞”的意味与组合
-
作者:
郭秋英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愉悦
幻想
追求
神秘
形式
觉新
摩尔
意味
完美
新奇
-
描述:
欣赏亨利·摩尔的艺术作品不仅令人感觉新奇和愉悦,而且他的作品中几乎无处不在的空洞,让我们充分地分享丰富多变的空洞形式。蕴含着无穷意味的不同符号,则给我们以浓重的感情提示。在雕塑语言上,摩尔追求形式的完美。他不仅把空洞一个个雕琢得十分赏心悦目,而且充满了神奇、神秘和幻想。这是人们一直在谈论难以穷尽的话题。
-
点、线、面在油画造型中的运用
-
作者:
徐文英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
情感作用
表现
点
油画
线
-
描述:
点、线、面是造型的基本元素,不同的处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油画作品中随处可见点、线、面的身影,从早期到现代,它们的艺术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画面中永恒存在。该文着重分析点、线、面的不同运用所带来的视觉心理感受和思想内涵,尝试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语言赏析油画作品,具体按时间划分为早期(19世纪之前/照相机产生前)、19世纪、20世纪之后。
-
油画风景的现实与困惑
-
作者:
易英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
艺术创作
现实美
内容
现实丑
艺术美
-
描述:
现实主义的风景画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发生互换的过程中对自身本质的观照.因此,风景画对自然美的表现从来不是对自然本身的认识,而是人类文化以各种方式显现自身的结果.
-
蝶变:李华英艺术随笔
-
作者:
李华英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油画艺术
布面油画
艺术造型
中央美术学院
色彩语言
何坚
直觉性
苏高礼
-
描述:
茶茶按:李华英女士的艺术脉络经历了一个从油画向中国画“蝶变”的过程。所谓“蝶变”,并非所指一种极端的破坏式的“毁变”,而是从此一形态到彼一形态的生长、转捩,它是“我”之为“我”的一体两面,二者并不
-
站稳了,别趴下
-
作者:
陆英九
来源:
杂文选刊·下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欲
金钱
三聚氰胺
权力
天理
自行车
苏丹红
政绩工程
辣椒
笔直
-
描述:
有一部老电影叫《站直了别趴下》。什么叫趴下?谁趴下了?为什么趴下? 有一种趴下或者跪下,是面向金钱或权力的。那些经营黑煤窑、黑砖窑,卖白粉、卖假药,往辣椒面里加苏丹红、往牛奶里加三聚氰胺的奸商;那些对百姓从不手软,对领导阿谀奉承,大搞政绩工程的官员;那些宁肯坐在宝马里哭不坐在自行车后座笑的女子;那些宁肯做权贵的狗不做穷人的友的男人…… 这些年,我们都在见识这种趴下或者跪下,我们都在挞伐这种趴下或者跪下,好像拒绝金钱和权力的诱惑就一定站得很直。其实不然,还有另外一种趴下或者跪下,是面向某种信仰或者某个人的。“文革”中,几乎全民趴下、跪下,不是为了金钱,多数人也不是为了权力,而是被愚弄我们的神压倒了,被某种纯而又纯的价值观打垮了。“一句顶一万句”令所有人顶礼膜拜,“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价值观令每个人自惭形秽。普通百姓且不说,那些曾经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写下煌煌巨著的文人,也纷纷缴械,唾面自干。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对陈寅恪等个别知识分子怀有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们是否应该站得笔直?不然! 趴下或者跪下的人,回到了四条腿时代,是不及格的人;但是站得笔直的人,也不是得满分的人,而是一种矫枉过正,是另一种不及格,因为站直的人近乎只有一条腿。
-
中国油画发展现状及对写实油画当代属性的思考
-
作者:
张祖英
来源:
造型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土意识
多元化
民族化
写意
中国油画
-
描述:
中国油画发展现状及对写实油画当代属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