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美术】搜索到相关结果 618 条
-
谈卫天霖先生的油画
-
作者:
美术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谈卫天霖先生的油画
-
向荒地开战(油画)
-
作者:
牡丹江农垦局美术组
来源:
解放军战士
年份:
196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中国化
艺术风格
士大夫
造像艺术
受众
审美趣味
佛教艺术
-
描述:
向荒地开战(油画)
-
开拓者系列之:陈启南—西安美术学院的先驱者
-
作者:
《西北美术》编辑部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拓者
西安美术学院
教育领域
领军人物
中国艺术
艺术事业
先驱者
雕塑家
-
描述:
在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家中,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大家,他们活跃于新中国的雕塑艺坛,不仅在雕塑艺术事业上成绩斐然,而且大都是新中国艺术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陈启南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
书写中捷美术交流新篇章:"新感觉" 1960至1980年代捷克雕塑艺术展
-
作者:
《中国美术》编辑部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感觉
绘画作品
文化交流
年代
艺术展
新成果
捷克
布拉格
雕塑艺术
中国美术
-
描述:
作为中国"捷克文化节"的重要交流项目,由中国美术馆和前i拉格国家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新感觉--1960至1980年代捷克雕塑艺术展"于2010年5月11日-2010年6月30日在中国美术馆一楼5号、7号厅隆重举行,这是中捷两国文化交流的新成果.
-
记忆与梦想——2015·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
作者:
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组委会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览开幕
布面油画
参展国家
展览主题
主题创作
安德里亚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馆
参展作品
当代绘画
-
描述:
2015年9月24日至10月15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以“记忆与梦想”为主题的“2015·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参展国家
-
2015·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章程
-
作者: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组织委员会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活动
策展人
参展艺术家
国家财政拨款
参展国家
展示平台
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平台
文化发展规划
-
描述:
2003年创办的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简称北京双年展),由国务院批准立项,国家财政拨款,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是中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
全景展现世界当代美术艺术汇聚人类共同心声:2010·"生态与家园"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
作者:
《中国美术》编辑部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摄影作品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人类
双年展
生态
当代美术
北京
-
描述:
由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美协联合主办,文化部为后援单位的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于2010年9月20日至10月4日在中国美术馆成功展出,85个国家的550件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以及综合类作品,集中展示了世界美术家对地球生态问题的艺术思考,较全面地,立体化地呈现了全球当下艺术生态.
-
中国美术馆藏韩乐然作品展
-
作者:
中国美术馆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馆藏
建党初期
吉林省
专科学校
作品
中国共产党
艺术追求
中国美术
革命活动
-
描述:
韩乐然,朝鲜族,1898年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县龙井村。早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面坚持艺术追求,一面积极参加建党初期的革命活动。1929年,韩乐然赴法国留学,后又到荷兰
-
永远的纪念——悼本刊名誉主编王朝闻先生
-
作者:
《美术观察》编辑部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编辑部
美学
王朝闻
奠基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雕塑家
中国马克思主义
溘然长逝
陡降
-
描述:
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刊名誉主编王朝闻先生于2004年11月11日23时10分溘然长逝。11月23日上午,寒流袭来,气温陡降,我们在寒风中向王朝闻先生作最
-
禮樂巧工——民间收藏青铜器赏析(下)
-
作者:
中华古美术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国早期
蟠螭纹
民间收藏
西周晚期
春秋早期
春秋中期
河南新郑
春秋时期
东周时期
春秋晚期
-
描述:
(接上期)——春秋战国青铜器——继西周青铜器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铸作的又一个高潮期。可分为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3个阶段。春秋早期青铜器形制和组合与西周晚期基本相同,纹饰也沿袭西周的特点。春秋中期以后的青铜器以蟠螭纹的流行为标志。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青铜器纹饰发展呈浮雕状,繁复的镂空花纹达到了东周时期青铜器制作的顶峰。代表器物有河南新郑铜器群,安徽寿县蔡侯墓铜器群,山西浑源李峪村铜器群以及辉县山彪镇和琉璃阁,河南淅川、长治分水岭,湖北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