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原生的美学叙事——谈李岸的艺术创作
-
作者:
罗彪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就李
艺术现象
色点
个体经验
写实油画
艺术创作
生命形态
艺术语言
民间文化
文化性格
-
描述:
去年在艺术家李岸的工作室,我看到他色彩明丽,以滴洒的色点作为基本语言的抽象作品《繁花似锦系列》《万物生系列》时感到颇为惊讶,同时也觉得他的艺术创作理应如此。惊讶的是受学院体系影响的李岸,一直秉承学院系统的范式与技法,专攻古典写实油画,且有了深厚的基础,现在却走向一种纯粹的艺术语言和形而上的思考;感到理应如此的是,就
-
谈郑清的瓷板画近作
-
作者:
罗彪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收藏家
陶瓷史
艺术
水墨画
中国
-
描述:
1991年出生于湖南汨罗2010年师从李岸学习陶瓷绘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非遗促进会会员湖南省陶瓷艺术家协会会员专注于当代青花的探索与研究,被誉为90后最具代表性画家之一。瓷与画之间似乎有一种说不尽道不明的关系,原始社会时的彩陶(瓷器的先祖)——人类早期一种高度发达的艺术形式,已经做到"器"与画的高度结合。随着工艺水平、艺术追求的推进诞生了瓷器,后来
-
浅析叶毓山纪念碑雕塑的构筑性
-
作者:
罗彪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雕塑
艺术评论
-
描述:
我于2003年考入四川美院,当时教师、学生之间流传着叶毓山院长时期的很多故事,比如:美院足球纪念碑、寝室不熄灯制度等等,讲的人总是津津乐道,听的人往往入神。 2009年我因为写《叶毓山雕塑研究》一文前往成都牧马山叶毓山先生工作室拜访,这是第一次见到叶老师本人,受到了他的热情招待。他当时正在做《新生》《大禹》等作品泥稿,我顺便也欣赏了他工作室陈列的《八仙》等作品。
-
一种原生的美学叙事——谈李岸的艺术创作
-
作者:
罗彪
来源:
北极光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大理
古镇
油画
-
描述:
去年在艺术家李岸的工作室,我看到他色彩明丽,以滴洒的色点作为基本语言的抽象作品《繁花似锦系列》《万物生系列》时感到颇为惊讶,同时也觉得他的艺术创作理应如此.惊讶的是受学院体系影响的李岸,一直秉承学院系统的范式与技法,专攻古典写实油画,且有了深厚的基础,现在却走向一种纯粹的艺术语言和形而上的思考;感到理应如此的是,就李岸的个性来讲他是一个向往绝对单纯表达的人,十几年前我看他画油画人物与风景就发现了一些端倪,画面有一种明确的意象性表达,寥寥几笔形象快速写就,他心性中的率性与对自由的追求,必然使他走向一种纯粹的艺术语言,拿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对具体形象的描绘已经无法表达需要传达的东西.
-
一种原生的美学叙事
-
作者:
罗彪
来源:
北极光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大理
古镇
油画
-
描述:
去年在艺术家李岸的工作室,我看到他色彩明丽,以滴洒的色点作为基本语言的抽象作品《繁花似锦系列》《万物生系列》时感到颇为惊讶,同时也觉得他的艺术创作理应如此。惊讶的是受学院体系影响的李岸,一直秉承学院系统的范式与技法,专攻古典写实油画,且有了深厚的基础,现在却走向一种纯粹的艺术语言和形而上的思考;感到理应如此的是,就李岸的个性来讲他是一个向往绝对单纯表达的人,十几年前我看他画油画人物与风景就发现了一些端倪,画面有一种明确的意象性表达,寥寥几笔形象快速写就,他心性中的率性与对自由的追求,必然使他走向一种纯粹的艺术语言,拿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对具体形象的描绘已经无法表达需要传达的东西。
-
在历史之中寻找历史——《中国油画五百年》的研究方法
-
作者:
罗彪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布面油画
西方绘画
尼德兰
张彦远
光影效果
宗教题材
香港艺术馆
中国油画
-
描述:
油画这一画种由早期的蛋彩画在14世纪的尼德兰完善成现代意义的油画,即用亚麻油调彩作画,它在表现力、可塑性等方面与西方艺术追求形体、形象的真实表达与对光影效果的追求相契合,从而一直占据西方绘画的主导地位。唐代张彦远在对绘画艺术的表述中有“成教化,助人伦”一说,同样适用于油画艺术。早期油画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对宗教题材的表达,油画在15世纪进入中
-
在历史之中寻找历史
-
作者:
罗彪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爱生活
创作构思
永乐宫
朱好古
中央美术学院
大学课堂
《创世记》
自我救赎
壁画艺术
北京法海寺
-
描述:
油画这一画种由早期的蛋彩画在14世纪的尼德兰完善成现代意义的油画,即用亚麻油调彩作画,它在表现力、可塑性等方面与西方艺术追求形体、形象的真实表达与对光影效果的追求相契合,从而一直占据西方绘画的主导地位。唐代张彦远在对绘画艺术的表述中有“成教化,助人伦”一说,同样适用于油画艺术。早期油画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对宗教题材的表达,油画在15世纪进入中国也是随着传教士的活动以宗教绘画的形式传播而来。
-
浅析叶毓山纪念碑雕塑的构筑性
-
作者:
罗彪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美院
雕塑
-
描述:
我于2003年考入四川美院,当时教师、学生之间流传着叶毓山院长时期的很多故事,比如:美院足球纪念碑、寝室不熄灯制度等等,讲的人总是津津乐道,听的人往往入神。2009年我因为写《叶毓山雕塑研究》一文前往成都牧马山叶毓山先生工作室拜访,这是第一次见到叶老师本人,受到了他的热情招待。他当时正在做《新生》《大禹》等作品泥稿,我顺便也欣赏了他工作室陈列的《八仙》等作品。他向我讲述怎样创作毛主席像等故事,虽然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