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略论中国声乐作品中的“留白”
作者: 罗平冠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留白”   虚实相生   艺术   中国传统美学   声乐作品  
描述: "留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留白"艺术的理论基础虽可追溯至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思想,但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的实践,却最早见于中国画,并很快被其他艺术门类所借鉴。文章指出,我们应纠正对"留白"艺术形式的一种不正确的看法,即常常有人把"留白"简单地看作是绘画作品中的空白,文学作品中的省略号,雕塑作品中的残缺以及音乐作品中的休止符等,这是对"留白"艺术形式的一种肤浅认识。"留白"艺术的美学基础源于中国古代的"虚实相生"说,即完美的艺术意境不仅仅是实有,而是虚与实的统一。中国声乐作品中也不乏"留白"的表现,如,休止:简单明了的"留白";引子:给歌唱者与欣赏者酝酿情绪的"留白";歌词:意蕴的"留白";二度创作:作曲家的"留白",等等。
中国音乐“留白”的美学思想及代表作
作者: 罗平冠   来源: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实相生   “留白”艺术   中国音乐  
描述: "留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留白"艺术的理论基础虽可追溯至老子"大音稀声"的音乐思想,但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的实践,却最早见于中国画。关于"留白"艺术,我们应纠正对"留白"艺术形式的一种不正确的看法,即常常有人把"留白"简单地看作是绘画作品中的空白,文学作品中的省略号,雕塑作品中的残缺以及音乐作品中的休止符等,这是对"留白"艺术形式的一种肤浅认识。"留白"艺术的美学基础源于中国古代的"虚实相生"说,即完美的艺术意境不仅仅是实有,而是虚与实的统一。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