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返第二故乡
-
作者:
秋雨
来源:
诗词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诗歌
现代文学
诗集
-
描述:
五彩金秋祖国昌,相约校友探家乡。朴淳教诲开新野,伟大号召引旅航。昔日茅庐成旧境,今朝农户住楼房。魂牵梦绕山庄变,更喜民族奔小康!
-
微风摇海绿细雨染春红
-
作者:
赵春秋
来源:
投资与合作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创性
表现性
情感
-
描述:
现实主义油画的创作,强调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从作品主题、形式结构到形象塑造,都直接来源于画家在生活中的观察和提炼。因为与生活渊源深厚,现实主义油画相比其他流派的绘画来说,更接地气,更容易让普通大众接受和欢迎。自上世纪初油画传入中国以来,现实主义曾一度在中国油画界一统天下,占据主流地位;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极度繁荣,各类艺术观念和手法纷纷出现,现实主义油画的地位发生了动摇;新世纪以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思潮、各种流派纷纷涌现,现实主义油画的主流地位已不复存在。
-
绽放个性之光
-
作者:
苏剑秋
来源:
留学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艺术学院
上海大学
油画艺术
美术学院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沈钢
文学艺术研究
上海美术
绘画创作
油画系
-
描述:
沈钢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1979年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和版画,198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文学艺术研究所工作,1985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和进修。1987年赴美留学,1990年就读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服装设计艺术学院,学成后从事绘画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沈钢是一位勤奋的画家。他将绘画艺术当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沈钢学习油画艺术有其偶然到必然的因果关系。早先的理由很简单,"文革"时期为了不荒废时间,为了性灵的充实,为了作为绘画名家子弟的名誉。
-
高古禅意释真我:专访著名国画家王开选
-
作者:
曹秋香
来源:
神州(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色
色彩语言
工笔花鸟画
当代
-
描述:
芸芸大干世界,他们怎样去欣赏和发现美,一种哲学,一种诗意,一种超然,一种淡泊,一种张扬,亦或是一种激情.中国的水墨发展至今,经历了很多变迁,得到了高度的完善和提炼.如果说把工笔当成一种静气,那写意就表达一种禅味,需要更多赋予笔墨的感情和凝练.大写意画家王开选先生以笔墨为上,内含万千变化,那简单一笔,运用书法的线条画出,杂合了五行,阴阳,太极的传承.
-
刘海粟泼墨泼彩美术思想及其实践探析
-
作者:
李秋实
孟昕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探析
实践活动
泼墨泼彩美术思想
-
描述:
刘海粟早年潜心研习西方油画创作,并致力于国画技法和美术思想创新,晚年潜心于国画创作,广泛吸取西方油画创作技法和构图理念,深入研究以浓墨重彩为主的创作技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泼墨泼彩"美术思想,开辟了画坛新风。
-
七绝·酣游莲海
-
作者:
李秋菊
来源:
老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诗歌
现代文学
诗集
-
描述:
纵目荷田浩渺妍,随风逐浪泛新莲。 妆成五彩缤纷景,远迎游人醉似仙。
-
玉米粘虫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浅析
-
作者:
张亚琴
豆秀英
张秋红
来源:
农技服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夜蛾科
迁飞性害虫
幼虫期
形态特征
成虫体
永寿县
低龄幼虫
糖醋液
渭北旱塬
大发生
-
描述:
西部,玉米是我地第二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6万余亩。经过近几年的系统监测和分析,初步掌握了该害虫的为害特征和发生因素,总结出适合本地的防治对策。1、形态特征玉米粘虫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
-
桂花里的秋香情怀
-
作者:
王秋珍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界
风景
生活方式
现代性
中国当代
垃圾场
作品
人与自然
油画
极限性
-
描述:
独自走在路上,突然被什么牵住了脚步,甜蜜的香味温柔地钻进每一个毛孔。在清晨的微风中,清香像小精灵把我紧紧拥抱。路边,站着一排排桂花树。平日里,我每天从这里走过,从来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原来它成年累月地重复着单调的守望,不在意行人是否驻足。如今,它自己跟自己较着劲,傻傻地开着,那么努力,那么用心,开得整条路都芬芳起来。它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没有留白,没有含蓄,开得那么恣肆汪洋。
-
城市公共雕塑“互动性”分析
-
作者:
王雅莉
张秋梅
来源:
家具与室内装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动性
公共雕塑
平民化
趣味性
-
描述:
互动性公共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新鲜元素,在提倡互动艺术的同时注重人的参与,让人乐在其中。本文主要以研究城市公共雕塑的基本特点及对国内外优秀互动性雕塑作品的介绍为目的,以互动性雕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互动性"、"趣味性"、"平民化"等特点,结合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互动性公共雕塑进行介绍与赏析,使大众能在享受人与雕塑,人与环境"互动"的同时感受艺术与科技,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
瓷板画的世界
-
作者:
吴秋发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板画
清中期
上釉
瓷板
三彩
墨彩
浅绛
颜色釉
高温烧制
青花釉里红
-
描述:
瓷板画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瓷板画可装裱、或嵌入屏风中,观赏之用。瓷板画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而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则出现在明代中期。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瓷板画品种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