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大望高地还太“新鲜”
作者: 陈秋兰   来源: 消费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个性化   艺术财富   油画  
描述: 这个名叫大望高地的艺术小镇已经启动5年,可如果谁偶尔得知消息想去那里看一场展出的话,可能还是需要一遍遍确认它的位置和路径。这让它在启动数年之后,对于很多人来说仍然是陌生的。
曹流个展 他带来的艺术正能量
作者: 陈秋兰   来源: 消费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流   个人画展   画家   艺术家   油画作品  
描述: 这是曹流第二次比较重要的个展,规模并不算大。14幅油画摆在左街33号的一个房间里,刚好。
缘一梁伟&Jeff作品展不主流,但也不愁销路
作者: 陈秋兰   来源: 消费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伟   作品展   销路  
描述: 无论是梁伟和Jeff的相遇、相识和相知,还是观众在这里看到雕塑看到油画,这都需要缘字发酵。
青年墨语70后的水墨五彩纷呈
作者: 陈秋兰   来源: 消费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山水画   水墨画   年轻人   当代艺术   人物画   双年展  
描述: 用看当代艺术的心情看水墨双年展更合适很多人听到“国际水墨双年展”,立刻就摇摇头,啊,又是水墨画。当然这里说的很多人多半是年轻人。山水画、人物画、花乌画已经成为他们理解水墨画绕不开的记忆。不过,当他们进入展厅,看到“不生不灭”几个字时,才发现或许应该转换一下思维了。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开幕 还原艺术家的创作生涯
作者: 陈秋兰   来源: 消费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展   还原   艺术家   创作生涯   双年展   雕塑   深圳  
描述: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原为深圳国际当代雕塑艺术展,今年正式更名。作为一个研究性质的展览,它试图真实地呈现艺术家们的创作生涯。
炎炎夏日 看两场清凉系展览
作者: 陈秋兰   来源: 消费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期   何香凝   关山月   展览   双年展   摄影展   人体艺术   美术馆  
描述: 相较于关山月美术馆多数展期只有7天的展览,何香凝美术馆和OCAT似乎更愿意为一个好展览提供更长的展期。比如荷兰摄影展和第八届深堋雕塑双年展的展期均长达3个月。而这两个展览似乎都透露着丝丝“清凉”,前者呈现的是另类的人体艺术,后者给观众带来的是清冷的思考。
英雄纪念碑最后一位主创者离去了
作者: 朱玲   陈秋兰   来源: 消费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思成   图案   设计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泽东   林徽因   天安门广场  
描述: 提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每个人都知道碑文是毛泽东题写的;大多数人都知道纪念碑的设计方案是以建筑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的图案为主;至于是淮最终完成了一幅幅栩棚如生的雕塑图案,恐怕就知之者甚少了。
战略坚定,战术灵活:行业深度调整形势下汾酒的未来方针
作者: 李秋喜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酒   矛盾的主要方面   国家名酒   策划人员   营销团队   产品格局   营销策划   销售收入   低价产品   销售公司  
描述: 如何研判当前的形势关于汾酒目前的形势,我先从两个现象谈起。第一个现象,在全国许多的商超终端,53度30年青花汾酒的市场表现价已经超过了42度五粮液,与38度茅台酒的价格也相差无几。对于这个现象,不外乎三种看法:第一,应该涨价;第二,应该降价;第三,应该坚守。短期来看,青花汾酒与茅台、
杭州道教与山水地名
作者: 林正秋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拔   道教文化   稽留   地名   紫阳   明代   玉皇大帝   道院   杭州   文化遗产  
描述: 道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它从产生以来,已有1800年的历史.……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艺、音乐、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天文学以及社会习俗,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关系和民族凝聚力等各个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它所积存下来的大量经籍文献以及宫观建筑、雕塑、石刻等,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儒、释一起,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那么,巴黎
作者: 谭秋民   来源: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艺术品   艺术收藏   古代埃及   国际大都市   古代东方   悠久历史文化   《蒙娜丽莎》   胜利女神   法国国王   美术工艺  
描述: 金秋十月,我和朋友一家共四人,开启了一段巴黎自由行。巴黎是艺术之都,所以,我们把17天的签证期,全部放在巴黎,细细地品味这个充满浪漫、时尚和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际大都市。感受巴黎文化,卢浮宫是首选
< 1 2 3 ... 55 56 57 ... 65 66 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