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质遗迹景观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作者: 夏明   周秋茹   魏新昌   来源: 新疆地质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垂直带   开发利用   鸣沙山   动植物   保存状况   保护   化石形态   奇台县   戈壁   地貌   科学考察   准噶尔盆地东部   硅化木   魔鬼城   地质遗迹景观   石钱滩  
描述: 准噶尔东部地质遗迹景观十分丰富,广泛分布于山地自然垂直带和广阔无垠的大漠戈壁,其特有的奇台县硅化木园中的硅化木无论从数量、规模、化石形态、质地和保存状况均属世界上不可多得的上品.与其相邻的恐龙沟、魔鬼城、五彩城、石钱滩、鸣沙山等均为特色鲜明的宝贵资源,适合开展地貌旅游、观赏、动植物科学考察、探险观光等活动.
RAPD技术在彩棉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 张秋云   郭江勇   来源: 新疆农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种鉴定   RAPD   彩色棉   应用  
描述: 以45份棉花材料(彩棉21份,白棉24份),利用改良的CTAB微量提取法从无菌幼苗中提取总DNA,进行RAPD扩增,以发现供试彩棉材料的特征谱带。研究表明,已筛选出RAPD随机引物S2032可使新彩棉4号品种引起特异性扩增,该随机引物扩增效果稳定、清晰,对45份材料进行RAPD电泳图谱分析,各材料间图谱差异明显,易于将新彩棉4号品种从45份材料中区分开。结果证明RAPD技术应用于彩色棉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是可行的,并奠定利用RAPD技术对彩色棉品种进行鉴定和种子纯度分析的基础。
一份林泉之心,绘人生百态
作者: 徐秋燕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爱”为题材   当代艺术   女性画家  
描述: 罗力,1960年生于四川西昌,祖籍重庆。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56176部队,于1983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1987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系主任,副教授,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学会委员。曾担任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指导教师,指导完成实验课题五项;主持重庆市级研究课题两项,教改课题一项;作品《金银珠宝》,《恋爱婚姻》在“八五”期间具有代表性被《中国美术报》专题介绍,并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史》一书;作品《海洋》获第十届全国藏书票展铜奖;油画《三峡移民.搬迁》为重庆市十一届全国美展选送作品,获重庆市优秀奖;作品《三峡移民》参加大同国际双年展;油画《三峡移民之四》参加吾~~~士展;综合绘画《森林日记》入选十二届全国美展:等等。
童心常在 艺术长春——记陶瓷美术教育家、陶瓷雕塑家毛龙汲先生
作者: 汤鸣皋   裴秋秋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童心   教育家   陶瓷材料   陶瓷雕塑   江苏省   陶瓷设计   陶瓷艺术   陶瓷美术   景德镇陶瓷  
描述: 童心常在 艺术长春——记陶瓷美术教育家、陶瓷雕塑家毛龙汲先生
新“墨”骨工笔画:浅析邢小刚“墨马”艺术魅力
作者: 顾石秋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   艺术   新墨骨   创新   墨马  
描述: 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马"始终贯穿其中,自人类猎马食肉开始,马与饲养、劳作、运输、战争、经营、科技、文化等相联系。从战国的"青铜马",秦朝的"兵马俑",西汉引进的"汗血宝马"到唐朝的"昭陵六骏"直至今日马的一种文化与精神的象征,马在整个人类文化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介绍邢教授的艺术创作背景,以及他的新"墨"骨工笔画的定位与创新性,阐述了邢教授如何通过墨色来展现自己的创作技法,从而探讨了他新"墨"骨工笔——墨马的艺术魅力。
浅析“拟像”对视觉审美习惯的改变及冷思考——以3D、4D、全息摄影技术的运用为例
作者: 张琳秋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审美   冷思考   全息摄影   “拟像”   3D技术   4D技术  
描述: 视知觉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人类获得外界信息时,80%是来自视知觉的功劳。为此人类在传达的过程中,很注重视觉表达方式,做出了诸多努力。从书写、印刷文字为媒介,到以绘画、雕塑为表现形态,到相机照片的出现,到后现代语境下的“图像盛世”,再到当下因3D,4D,全息摄影技术带来的“图像”向“虚拟图像”的转变。“拟像”对“图像”和非视觉领域的广泛殖民,深刻而普遍的虚拟图像化让世界被把握为“拟像”。今当人们狂喜于技术之维带来的“拟像时代”的惊喜连连时。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新的事物,需要的不是对新事物的盲目追捧,而恰恰应是冷思考。
中俄冰雪题材油画创作技法比较研究
作者: 宋雷   吴秋萍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雪题材   研究   创作技法   油画  
描述: 中俄美术交流在国家美术发展战略中处于优先发展地位,跨界美术交流和比较研究与国家的外交战略、文化政策等问题紧密相关,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中俄关系的升温,中俄冰雪题材油画创作技法比较研究问题的推动与互动,促进中俄美术交流与合作,成为目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黑龙江地域油画风景创作研究感悟
作者: 吴秋萍   宋雷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龙江   地域风景文化   油画风景   创作感悟  
描述: 油画由国外传入中国,经过历史的沉淀,已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构成之一。中国油画因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域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地处中国东北边缘的黑龙江是一个有丰富地方特色资源的大省,油画风景创作底蕴深厚。本文凝集黑龙江地域独特风景与地域文化特点对油画风景创作进行研究,并结合感悟对黑龙江地域油画风景创作未来发展做出美好展望。
俄罗斯当代油画家西多罗夫的艺术特色
作者: 吴秋萍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西多罗夫   乡村风景   创新  
描述: 本文介绍了西多罗夫的一些成就和生平,对西多罗夫的一些著名画作进行了欣赏与分析,并分析了西多罗夫的艺术特色。西多罗夫从小就非常喜爱美术,他成长于俄罗斯中部地区的一个农村。西多罗夫在15岁的时候就进入了莫斯科中等美术学校,然后又到列宁格勒美术学院进行了进一步的深造,在这之后,西多罗夫又进入了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在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毕业后,西多罗夫便出国访问,期间参加了很多画展,正式成为了美协的一名成员。西多罗夫擅长油画,其在油画上的造诣是旁人无法企及的,他的画多是描写乡村的生活或是景物的,通过描画乡村风景以及一些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他的画风总是透露着淡淡的清新,像一首诗、一首歌,沁人心脾润物细无声。用心去体会他的画作,总是会有一丝不一样的感觉。他的作品多注重创新,用心去创作。他创造了俄罗斯当代风景画的奇迹,其画作必然同其他人的作品有所不同,这大概就是艺术家由画作对内心的表达。
巴秋 夜游塞纳河
作者: 巴秋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游艇   开动   巴黎圣母院   法国   夜游   地道   河水   雕塑   深褐色   葡萄酒  
描述: 据说,法国葡萄酒堪称是世界上最好的萄葡酒。夜游塞纳河,就如同饮啜一杯地道的法国葡萄酒,醇味绵长而浓烈。凭10美元一张票的价格,我们鱼贯上了游艇。游艇不算繁华,但颇为宽敞,且清爽,分上下两层。露天的上层,仓内的下层,以及两边舷边,均有座位,能容纳百多号游客。游艇缓缓开动了。首先感觉河水的颜色起了变化。原先在夜色下,静静的塞纳河水呈深褐色,并显得很稠。船开动后,舷边的灯亮了,映照在河面上,
< 1 2 3 ... 19 20 21 ... 65 66 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