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阳古窑陶瓷的装饰工艺及其他
-
作者:
赵隽
陆祥生
袁志泉
田秀朝
员荣贵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装饰工艺
当阳古窑
-
描述:
当阳峪窑座落于河南省修武县的当阳峪村,在宋代是北方可与定、汝窑相媲美的著名民窑。其陶瓷制品是以当地白干、黑干(属于耐火粘土一类材质)等为原料制作的,质地粗厚,艺术效果不如景德镇等南方瓷精细灵巧,但是也有其独特之处,陶匠们为了满足人们对日用陶瓷品艺术美的需要,采用了许多工艺手段来美化作品,本文试就当阳峪窑陶瓷的装饰工艺作一描述,以请教于同行。剔刻划花,是当阳峪古陶瓷装饰中最主要的技法,分为白化妆土与黑化妆土二种。
-
窑炉气氛对铜釉颜色的影响-制造铜红釉的气氛条件
-
作者:
若松盈
竹内信行
永井裕树
屋野凯生
石田信伍
赵达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属铜
烧成气氛
试样
还原气氛
颜色
烧成制度
窑炉
氧化气氛
铜红釉
气氛条件
-
描述:
在相同的烧成制度,其烧成气氛不同的条件下,把施有铜釉的坯体加热到1300℃。制备的试样颜色用反射分光光度计加以分类。釉中铜的分布状况以及它的气化状态用EPMA、EDX和ESR测定。铜釉在还原气氛下烧成为灰色,在氧化气氛下烧成为绿色。在还原气氛下加热然后在氧化气氛中冷却才制得铜红釉。根据ESR分析,发现铜红釉中含有Cu~(2+)和Cu~+,同根据化学平衡所预料的相同。这个结果推翻了传统的理论,即铜红釉的呈色主要是胶体态的金属铜所引起的。我们认为铜红釉中红色发色基团似乎是Cu_2O。在还原气氛下烧成,釉中的铜明显地挥发。
-
与时代同步——十年来的雕塑系教学
-
作者:
田金铎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实践
三十年
八十年代
相结合
毕业生
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
描述:
三年制毕业生12人,共计51名。接近前三十年毕业生总和。在这十年中,设课内容不断扩充,教学层次不断深化,教学体系不断完备。学生作品参加多次全国性展出,在七届美展中获银牌1枚,铜牌3枚;青年美展获二等奖1
-
城雕创作有感
-
作者:
张秉田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州区
骑马像
城市文化
创作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独特功能
纪念性雕塑
-
描述: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件成功的雕塑作品无疑会给城市增色不少。城市需要雕塑,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不能不说是这十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漂亮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美丽的绿化、构成了城市文化的风貌。而城市雕塑作品在城市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一件好的雕塑往往会被视为城市的象征和标记。《千里马》的平壤,《五羊》的广州,《自由女神》的纽约,《美人鱼》的哥本哈根,到过这些城市的人们对于风光市容会逐渐淡忘,可是这些精美的雕塑艺术品会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中。雕塑艺术有其它文化艺术形式无法代替的独特功能,那就是它的永久性和纪念性。运用雕塑语言能将历史和现实中的英雄和业绩,人们
-
国外卫生陶瓷生产技术的新发展
-
作者:
田怡
来源:
砖瓦世界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卫生陶瓷
生产周期
洗面器
生产效率
生产技术
快速烧成
单位产品能耗
高压注浆
双层辊道
能源消耗
-
描述:
一、高压注浆和组合式注浆1.高压注浆卫生陶瓷的机械化、自动化注浆成型工艺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高压注浆的发展上。采用高压注浆劳动生产率比过去提高
-
荣宝斋画谱 7 工笔花卉部分
-
作者:
于非暗 田世光 俞致贞绘
荣宝斋编辑
来源: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花鸟画
作品集
中国
孔雀属
现代
线描
-
描述:
荣宝斋画谱 7 工笔花卉部分
-
小巧玲珑的SONY DXC-101P彩电摄像机
-
作者:
田婧
来源:
无线电与电视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SONY
彩色
DXC-101P型
摄像机
-
描述:
小巧玲珑的SONY DXC-101P彩电摄像机
-
展示生活的五彩-读陈万鹏的诗
-
作者:
孙友田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人物画
中国画
艺术评论
-
描述:
展示生活的五彩-读陈万鹏的诗
-
新波的油画
-
作者:
黄蒙田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时间
香港
漫画家
三十年代
题材
作品
新闻记者
油画创作
50年代
-
描述:
新波是著名版画家,在我的记忆中他又曾经热中于油画创作。他支付给油画创作的时间不长,大约是1943年到1948年之间,50年代以后,虽然也画过一、两幅,但主要是在上述五年内完成的。说是五年,其实他是在版画创作、新闻记者、美术和社会活动以外挤出时间来断断续续画成的。依我估计不会超过30幅,对一个画家的全部创作来说当然是太少了。但是对新波这样的画家来说,我们不应忘记这一部分作品,
-
夜郎世界的起步 从刘雍作品看贵州美术
-
作者:
田军
来源:
装饰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贵州少数民族
表现内容
表现手段
原始艺术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装饰性
艺术品
美术作品
美术馆
-
描述:
以民风民情为主要表现内容,以雕塑、工艺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贵州美术作品”,近来在艺术界越来越引人注目。所谓“贵州模式美术作品,”美术界的“贵州现象”、“西南风”之说,专指的是那些近几年在美术馆、民族官一个接一个出现的贵州美术个展,和招牌上陌生的作者名字以及里面同样让人觉得新奇古怪的作品。再加上收藏、获奖和出售,似有层出不穷、一发不可收之势。美术界对此议论纷纷。尽管这些作品不能与贵州本土的其它美术作品完全划等号,但人们已经由此得出了对贵州美术的特定印象。当“回归”之风吹来时,贵州这块土壤非常适合,并得天独厚地让那种特定样式的艺术品在这儿兴高采烈地发芽了。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