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玫瑰微胶囊的研制及其表征
作者: 王爱琼   田呈呈   朱淑霞   沈兰萍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胶囊   玫瑰香精   SEM   缓释性  
描述: (SEM)及红外谱仪等对微胶囊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胶囊的最佳合成条件为:45℃条件下合成2.5h,玫瑰香精与脲醛树脂用量为11,乳化剂总用量为皮芯材总量的25%,乳化剂中Tween-80∶Span-80复配比为11。所合成微胶囊的粒径为1~100μm,分散性及包埋效果均较高。
波尔盖希花园
作者: 田云庆   吴丝绮   王志华   王怡斐   来源: 园林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市中心   罗马   古城区   人民广场   花园   占地面积   波尔  
描述: 波尔盖希花园(Villa Borghese)坐落在罗马城北边缘的苹丘,古城区品巧城门外,位于罗马市中心著名的西班牙广场北侧,主入口紧邻人民广场。花园的占地面积约80hm~2,是城区内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公园,宽阔的林荫大道交织在这座巨大的花园中,剧院、庙宇、典雅的雕塑、美丽的喷泉和湖泊错落点缀其中。园内还有罗马市中心动物园和国内外久负盛名的波尔盖希美术馆(Galleria Borghese)。
苏州美
作者: 田可心   来源: 阅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园林   拙政园   园林城市   苏州   沧浪亭   狮子林  
描述: 世上有几个人没有听说过我的家乡呢?她就是著名的园林城市——苏州。苏州有数十处保存尚好的古典园林,其中著名的苏州"四大园林"分别是:林木绝胜的拙政园、古朴雅致的沧浪亭、庭院幽深的留园,以及令人流连忘返的狮子林。我最喜欢游玩狮子林,园中有千姿百态、怪石嶙峋的假山。假山是由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堆砌而成的,这些石头从不同的角度看,像形态各异的狮子,它
传统文化复兴
作者: 田甜   来源: 中国企业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APP   传统   生活方式   和田玉   东方美学   CEO   文化复兴  
描述: 链接文章《匠人经纪人》东家APP平台上卖的是玛瑙、青花瓷、和田玉之类的匠人手作,客单价高,"无用"。然而上线不到三年,东家APP单月GMV已近1亿元。在东家创始人兼CEO俞海华看来,东家并没有创造新
匠人经纪人
作者: 田甜   来源: 中国企业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匠人   青花瓷   APP   经纪人   创始人   和田玉   SKU   CEO  
描述: 传承手艺靠文艺和情怀是不够的,得靠电商最近,东家完成了1.1亿元B轮融资。数亿级别的融资在电商平台绝非罕见,但东家APP上卖的是玛瑙手钏、青花瓷、和田玉之类的"无用"之物。"非标,贵",东家创始人兼
江建新以御窑考古重塑中国陶瓷史
作者: 雨田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古巴比伦   建筑美   矿物颜料   釉陶  
描述: 在春拍季的尾声,参加了一场关于元青花的讲座,主讲者是江建新。眼见讲台之上,这位来自瓷都的陶瓷考古学者,始终面带温文尔雅的笑容,讲解内容也是他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却并不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和晦涩难懂,平易近人之余也兼具学术性,让在座听众听得聚精会神。继讲座之后,便与他自然而然开始了交流。学者终生都在寻找知音,只要每每谈到自己熟悉的陶瓷窑址考古内容,江建新便会滔滔不绝,自豪与热爱溢于言表,让周围的人也能够深受感染。采访前已经查阅过关于他的诸多资料,此刻竟然在脑海里
细观伪好物,妙趣寓其中
作者: 雨田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仇英   易简   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   丁观鹏   中国艺术史   古代帝王   景传   汉宫春晓   青花釉里红  
描述: 伪好物从来不限于绘画,回眸中国艺术史,尚有许多形式不一、名目繁多的伪好物,“苏州片”佳作常伴着让人啼笑皆非的有趣情节;一些流入海外馆藏的伪好物因出处成谜而饱受争议;古代帝王甚至为求所好古物,不惜以皇家力量制作伪好物,以微观视角切入,可以细细观赏个中精彩。融入苏州风格的汴京胜景传宋张择端清明易简图易简图即为平易简单之意,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画面,让观者对宋朝都城汴梁的繁华胜景一目了然。众所周知,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
以造型透视文明的融合与激荡
作者: 雨田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流   国家博物馆   着力点   艺术作品   作品自身   既白   沙龙   架上绘画   春秋战国   礼崩乐坏  
描述: 造型,艺术作品塑造的物体特有形象。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架上绘画还是三维雕塑,造型都是鉴赏艺术品最基础的着力点之一。它是作品自身的体态,它的优美与否,决定着一件作品的成败。历史上,艺术家要在造型上实现创新,除了自身在技法上的深耕,还离不开艺术上的相互借鉴。东西方在上千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各自总在汲取对方之长,完善自我。本期展场以"造型"为线索和着力点,解读三个近期国内的重要展览:湖南省博物馆的两场特展"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和"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均是原创的大展,前者,不妨透过造型的变化体会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后者,造型艺术同样处处体现着那个"礼崩乐坏"时代里剧变与多元的风尚。而国家博物馆的"学院与沙龙——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珍藏"展,展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珍藏,它不仅是西方造型艺术的圣殿,同时还对中国近代造型艺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
体大思精 全面融通——评唐林《四川美术史》
作者: 田忠辉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文化大省   写作范围   美术史   历史发展进程   科研项目   工艺美术  
描述: 唐林先生的《四川美术史》煌煌三册,是西部文化大省四川省的第一部美术史著作。作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四川美术史》体大思精、全面融通,填补了地域美术史的空白。《四川美术史》写作范围从史前时代直至晚清,其内容涵盖了绘画、书法、建筑、雕塑和工艺美术五大领域,探索了历史发展进程中四川美术的风格流变。《四川美术史》2015年8月出版了上册一百万字,2017年8月出版了中册一百万字,厚重的成果展现
< 1 2 3 ...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