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对住宅设计中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的探讨
作者: 陈玉田   来源: 中华民居(学术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议   问题   住宅设计  
描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呈规模发展的趋势。本文阐述了现代住宅设计存在的的主要问题,并依次提出了关于布局、设计、理念等方面的建议。
浅谈再现官窑文化历史景观的意义
作者: 田鸿喜   江婉璐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文化   历史景观再现   制瓷场景  
描述: 在当今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地域文化消逝和历史文脉断裂的局面,这将直接导致城市文化的"失忆"和历史景观的支离破碎。而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拥有享誉世界的制瓷工艺和官窑遗址,更应该巧妙地利用现存的官窑遗址设计规划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这样既紧跟保护历史文化的步伐,又打破了"千城一面"的城市格局。
形真神驰栩栩如生:陶瓷写真艺术的概念与特点
作者: 汪海   邵学田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类别特征矩阵   粗糙集   决策表   决策树  
描述: “写真”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指写实,狭义与“写貌”、“画像”等含意相近似。这两个概念一般不能混用,但也有例外。如“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曾绘《珠山八友雅集图》,题诗曰:“聊将此幅留鸿爪,得述吾侪自写真。”这里的“写真”就既有纪实,又有画像的双重含义。 陶瓷写真与绘画写实关系密切。早期的陶瓷写真即绘画所谓的写实。所有人物山水花鸟瓷画,只要强调画面事物的真实性,是现实物象完全真实的写照,都可以称之为写真。 把陶瓷写真艺术理解为绘制瓷像是近百年的事情。瓷像艺术产生的原因有二:一是照相摄影技术的引进。1839年发明了照相机,1844年摄影艺术传入中国,为陶瓷写真艺术提供了模本;二是陶瓷洋彩(新彩)的引进。这种颜料,色阶直观,明显易辨,解决了绘画色相与烧成后的色相一致的问题。在这两个因素的促进下,以人像为题材的写真艺术应运而生。 大约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景德镇陶瓷绘画名家邓毕珊开始在陶瓷上绘画人物肖像,他创造了九宫格,依靠它绘制人物肖像,可以做到惟妙惟肖。此后,瓷像艺术为大众所喜爱,从事绘画瓷像的人也多起来,组织成“瓷像同业会”,形成了一个行业。同时,工艺上也有大的进步,由单色表现到彩色表现。
番木瓜胚珠发生与雌配子体形成的研究
作者: 万涛   肖德兴   田双   潘平香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胚珠发生   番木瓜   雌配子体形成   蓼型  
描述: 优先形成反足细胞,成熟胚囊中仅由1个卵细胞和1个中央细胞构成,中央细胞中的两个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1个次生核,3个反足细胞和两个助细胞在受精前解体消失。研究表明番木瓜胚珠发生与雌配子体的形成符合被子植物
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启明(光的国)
作者: 田霏宇   梁幸仪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艺术界   里格   艺术家   展览   双年展   威尼斯画派   作品   雕塑   美术馆  
描述: 将光作为一次当代艺术展的起点,就如同将时间的流逝作为一次电影节的主题,不仅开门见山,左右逢源,到最后兴许还能令人有所启发。至少,传统的绘画技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光的描绘,而且光还是对觉醒的思想的绝佳比喻。因此,这个三段论就成立了,总策展人比奇·库里格将第54届威尼斯双
田跃民雕塑作品欣赏
作者: 田跃民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   作品欣赏  
描述: 跃民雕塑作品欣赏
漫谈油画人体艺术及其创作过程中的表现方式
作者: 田锦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颜色   色彩   油画笔触   西方   造型艺术   艺术语言   中国绘画   人体艺术   表现方式   审美倾向  
描述: 一、油画人体艺术概述人体是世界上一切美的总体汇集,在生命的演进中,自然把人塑造得非常完美。在世界美术史上,人体艺术占有相当的比例和地位。人体艺术的观念是从西方古典艺术移植过来的。在欧洲古典主义传统艺术中,人体艺术已得到高度净化,成为美的标志与化身,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将健全完美的裸体作为美的对象来欣赏。油画艺术创作是包含着热情与活力的创
我国不锈钢粉尘回收工艺的选择研究
作者: 葛新锋   徐安军   贺东风   汪红兵   田乃媛   来源: 炼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锈钢   隧道窑   粉尘回收   海绵铁  
描述: 介绍了目前国外不锈钢粉尘主要回收工艺的特点,总结了各回收工艺存在的共性,结合我国的生产、研究实际,提出了在国内利用生产海绵铁的隧道窑工艺来回收不锈钢粉尘的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可为我国不锈钢粉尘回收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试析图像语境下中国架上绘画的后现代方式
作者: 田建国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架上绘画   后现代主义方式   图像时代  
描述: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目前已步入高科技引进,物质繁荣时代,文化上体现出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图像的大量生产与传播。生活在这个图像时代的艺术家,其创作方式无不受到图像的影响。同时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强势文化侵入到中国文化领域,使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成为一个跨时代的文化语境。很多中国艺术家使用西方后现代的语言模式,在作品中表达中国当代人的生存体验,成功地转换为个人的当代话语。
诗情画意“凤眠体”:解读林风眠绘画风格
作者: 刘庆田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凤眠体   林风眠   创新  
描述: 在当今油画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当面对市场资本的诱惑,部分人梦醒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一部分开始模仿一些在拍卖市场上拍出天价的艺术作品,另一部分开始大胆"创新",在一块几平方大小的画布上,滴上几个点颜色,刷上几笔颜色等另类作品来迎合市场,这完全背离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延伸和发展,走向了极端。真正艺术家的创新是来自内心的,艺术是直接表现画家本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不可模仿的。所谓单纯,是就很复杂的自然想象中,寻出最足以代表他的特点、质量、同色彩,以极有趣的手法,归纳到整体的意象中以表现之的,绝不是违背了物象的本体。
< 1 2 3 4 5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