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大山人的相关花鸟画与景德镇的青花瓷纹样
-
作者:
宫崎法子
富田慧馨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纹样
谋生手段
景德镇
花鸟画
晚年创作
八大山人
书画
-
描述:
绪言近几年,根据发现的种种资料,对八大山人的研究进展惊人,过去仅以其为“明宗室遗民”的“抗清精神”贯彻一生这样的视角,是无法完全把握八大山人的历史真实形象的。此种现状促使我们对八大山人的作品做出新的解释。五十四岁时还俗,亦是画家决意以诗文书画为生而亲自做出的抉择,晚年创作的许多书画,亦自然成为画家凭藉度日的谋生手段。作为“文人”维持生活,其路途未必平坦,然而,与其说是因“遗民”而
-
茭草工办了个博物馆
-
作者:
高一伟
田耘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专业
工艺美术师
“五一”劳动奖章
2007年
2008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当得知出口海外的景德镇瓷器,往往在外国口岸要更换包装,售价高出国内数倍后,赵水涛深深地意识到必须改进景德镇陶瓷包装了 茭草匠还原模型图 手指粗壮有力,掌心饱满结实,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裂开一道道口子,摸上去粗糙得像松树皮。 一双饱经沧桑的手,像一张名片,道出了年过花甲的赵水涛从事陶瓷包装四+余载的辛劳。
-
美的旅程 图说中国雕塑艺术
-
作者:
田野 刘悦 钱萍 李金丽
来源: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美的旅程 图说中国雕塑艺术
-
清雅空灵 神韵充盈——赵汝杰工笔花鸟画作品赏析
-
作者:
郝幸田
来源:
企业文明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花鸟
小诗
著名
审美
自然美
美术学院
四川内江
作品
版画
四川美院
-
描述:
齐鲁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尤其巨野,近圣人之居,沐弦歌之化,文化积淀丰厚,地方特色浓郁,书画风格独特,历代人才辈出,今有"中国农民绘画之乡"的美誉,先天孕育出众多的艺术之星。赵汝杰,曾用名赵杰,鲁杰,别署孺子牛,1973年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艺术研究院、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一级美术师。其工笔画作品工整典雅、色彩绚丽、雍容华贵、雅俗共赏,多次在全国性美展中获奖。
-
美丽的杭州西湖
-
作者:
田一彤
来源:
小作家选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职平面设计
coreldraw
微课
教学模式
-
描述: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人间天堂;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西湖里的景象十分美丽.春天,百花争艳,百鸟争鸣,春姑娘用魔杖点绿了一地的嫩草;夏天,树木茂盛,游人如织,夏娃娃带领知了动听地歌唱;秋天,凉风习习,花果飘香,秋姑娘用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五彩的地毯;冬天,白雪皑皑,漫天飞雪,冬爷爷带着雪兵雪将凯旋归来,不愧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从跨文化视角赏析电影《摔跤吧,爸爸》
-
作者:
田玲玉
刘淑梅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鸣
文化认同
文化差异
中印文化
-
描述: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取材于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故事。这个现实主义的故事,在励志的同时又不乏温情,用一个简单的体育题材,揭开了印度社会的一幅壮美油画。本文从中国观众视角出发,着重分析电影中令观众惊诧的中印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中印文化异同,拓宽跨文化视野。
-
浅析《罗丹艺术论》嘱词
-
作者:
田越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艺术家
自然
罗丹
价值观
-
描述:
罗丹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刻艺术家,同他的两个学生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罗丹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束缚,走自己的艺术道路,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是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在《罗丹艺术论》中,罗丹传授了他对艺术精髓的领悟,让后人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窥探艺术的奥秘,能顺利通往艺术的大门。本文将通过嘱词部分浅析罗丹的艺术奥秘。
-
油画《如歌的行板》
-
作者:
田卫平
来源:
诗林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子
蝴蝶
大地
谎言
阳光
木模
毛细血管
木槿花
浮雕
流浪者
-
描述:
油画《如歌的行板》
-
田卫平作品
-
作者:
田卫平
来源:
诗林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桦林
-
描述:
田卫平作品
-
盛唐女俑的造型艺术初探
-
作者:
田慧
来源:
时代报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俑
造型
装饰
盛唐
-
描述:
唐代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盛唐又是唐代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是唐代社会高度繁荣且极富艺术气氛的时代.女俑作为一种随葬品在厚葬风盛行的盛唐时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顶峰.它丰腴的体态,华丽的服饰,前卫的妆容,独特的造型特点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独领风骚.在装饰手法上,发展和继承了彩绘技法,独创了三彩工艺.它的造型特点更与盛唐的社会审美、仕女画和佛教塑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