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基督教精神对哥特式艺术的影响
作者: 李萌   王雅静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教精神   拉斐尔   艺术倾向   高贵典雅   彩色玻璃   艺术风格   哥特式建筑   艺术形式   风格体现   哥特式艺术  
描述: 在欧洲封建的中世纪,作为一种融入了浓厚基督教神秘主义的新颖艺术形式,“哥特式”成为横扫欧洲、风靡一时的最高贵典雅的艺术风格。哥特式艺术粗犷、奔放、灵巧的风格体现在建筑、玻璃彩窗、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上,其中,哥特式建筑以其肃穆、空灵、幽邃、垂直向上的外表等特征,成为了基督教精神最具代表性的载体,它表达了基督精神里对上帝的敬仰和对人性的追求。哥特式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成为一个时代艺术风格和艺术水平的永久标志。
写意油画的色彩语言分析
作者: 王雅楠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语言   写意油画   研究  
描述: 油画自在西方诞生日起,便以其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在西方乃至全世界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油画自身就已经集理性化、科学化及人文气息为一体,我国艺术家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便着眼于中西融合,而写意油画便是其融合后的产物,本文主要以写意油画色彩语言的概念和特征为切入点,联系我国当代写意油画的实例,对色彩语言在写意油画中的应用进行详尽的探讨与分析。
雅平绘画艺术 青蕴·态
作者: 王雅平著   来源: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速写   中国画   现代  
描述: 本书为王雅平教授近年的草原速写、青花国画系列作品,约120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全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由“像”到“象”:从19世纪以来西方几位雕塑家艺术风格演变谈起
作者: 王兴华   王雅卓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铜时代   米开朗基罗   中国艺术   巴尔扎克   艺术家   西方   雕塑家   造型艺术   作品   中国古典美学  
描述: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不是美,而是象,(1)象是来认识把握中国造型艺术的,汉代以后,又产生了一个像字,加上人即指按照人制作成的形象、画像、塑像等,表示肖像、相似、模仿等意。像的观念是西方古典艺术的一个主要特征。但从整个西
行为艺术在中国的消极影响
作者: 王雅琪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极   影响   行为艺术  
描述: 自"85新潮美术运动"之后,行为艺术在中国萌生.这种所谓的"前卫"的艺术是否值得受到大众的追捧与提倡呢?不得不说,行为艺术自开始以来就一直受到争议,它大胆、夸张的表现形式有着无法替代的冲击力,更特别的是,它有别于一般绘画作品,更多的是采用雕塑、影视等方法来完成三维或四维的作品.但是,在思想观念偏向于传统和保守的中国社会,行为艺术在某些方面是否过激了呢?这种艺术形式是否适合呢?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艺术研究
作者: 王雅静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北魏时期   造型艺术  
描述: 石窟文化中包含了美学艺术,宗教艺术。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王雅君/油画 梦想2008
作者: 王雅君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世界   当代艺术   时尚化   中国   现实境遇   文化工业  
描述: 王雅君/油画 梦想2008
秋天的校园
作者: 王雅菡   来源: 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我爱春天绿草如茵的烈士公园,我爱夏季垂柳似烟的清水塘,我爱秋天枫叶红如花的岳麓山,我爱冬季粉妆玉琢的橘子洲……但我最爱的还是我们东郡校园里的秋天。这天,我到学校特别早,早上的校园特别安静,于是我就想在校园里到处走走,看看校园的秋色。我来到学校的花坛边,只见花坛里种满了各种菊花,有的像“狮子头”,有的像张牙舞爪的“螃蟹”,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银丝,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蒙德里安的抽象艺术研究
作者: 王雅欣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线性   抽象艺术   正面性  
描述: 提到蒙德里安,人们自然会想到他那些规格不一的矩形方格。他的新造型主义的抽象艺术及其理论,不仅影响了整个西方抽象绘画和雕塑,还对现代广告、家具、服装设计、印刷品和建筑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当代艺术家阿纳森在回忆蒙德里安艺术历程和现代艺术发展时说,在美国蒙德里安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支持几何抽象,而且还鼓励一批年轻的艺术家在美国艺术领域里掀起一场重要的革命。他一直站在少数人一边,坚持向社会现实主义和地方主义挑战。40年代初的抽象表现主义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对蒙德里安极为尊重,即使他们的绘画几乎与蒙德里安的信仰完全背道而驰。在人们考察美国抽象绘画最新倾向到时候,硬边抽象、光效绘画几乎都可以追溯到蒙德里安,他对20世纪艺术进程的影响,甚至可以超过毕加索、布拉克和马蒂斯。
试论伦勃朗蚀刻版画
作者: 王雅欣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宗教性   批判性   蚀刻版画   伦勃朗   生活性  
描述: 伦勃朗总是在他油画的巨大光环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很少有人提及伦勃朗蚀刻版画。而蚀刻版画恰恰是伦勃朗自始至终从未间断的、不断倾注心力的艺术成果之一,他的刻板作品以其特有的生活性、批判性和非宗教性享誉世界版画界。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