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艺术研究
作者: 王雅静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北魏时期   造型艺术  
描述: 石窟文化中包含了美学艺术,宗教艺术。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王雅君/油画 梦想2008
作者: 王雅君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世界   当代艺术   时尚化   中国   现实境遇   文化工业  
描述: 王雅君/油画 梦想2008
秋天的校园
作者: 王雅菡   来源: 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我爱春天绿草如茵的烈士公园,我爱夏季垂柳似烟的清水塘,我爱秋天枫叶红如花的岳麓山,我爱冬季粉妆玉琢的橘子洲……但我最爱的还是我们东郡校园里的秋天。这天,我到学校特别早,早上的校园特别安静,于是我就想在校园里到处走走,看看校园的秋色。我来到学校的花坛边,只见花坛里种满了各种菊花,有的像“狮子头”,有的像张牙舞爪的“螃蟹”,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银丝,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蒙德里安的抽象艺术研究
作者: 王雅欣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线性   抽象艺术   正面性  
描述: 提到蒙德里安,人们自然会想到他那些规格不一的矩形方格。他的新造型主义的抽象艺术及其理论,不仅影响了整个西方抽象绘画和雕塑,还对现代广告、家具、服装设计、印刷品和建筑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当代艺术家阿纳森在回忆蒙德里安艺术历程和现代艺术发展时说,在美国蒙德里安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支持几何抽象,而且还鼓励一批年轻的艺术家在美国艺术领域里掀起一场重要的革命。他一直站在少数人一边,坚持向社会现实主义和地方主义挑战。40年代初的抽象表现主义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对蒙德里安极为尊重,即使他们的绘画几乎与蒙德里安的信仰完全背道而驰。在人们考察美国抽象绘画最新倾向到时候,硬边抽象、光效绘画几乎都可以追溯到蒙德里安,他对20世纪艺术进程的影响,甚至可以超过毕加索、布拉克和马蒂斯。
试论伦勃朗蚀刻版画
作者: 王雅欣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宗教性   批判性   蚀刻版画   伦勃朗   生活性  
描述: 伦勃朗总是在他油画的巨大光环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很少有人提及伦勃朗蚀刻版画。而蚀刻版画恰恰是伦勃朗自始至终从未间断的、不断倾注心力的艺术成果之一,他的刻板作品以其特有的生活性、批判性和非宗教性享誉世界版画界。
新期火山
作者: 王雅玲   来源: 北极光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画   传承   影响   发展   漆器工艺  
描述: 石海 在沸点溶化 无水的世界 凝固成海 痴痴等待了亿万年 却没有一滴泪 是谁伤了你 硕大的一颗心 碎得无法拼接 龙门石寨 不用一兵一将 却抵得住 万马千军 安放一颗心 除了我 谁也找不到 我才是你的唯一 二龙泉 初吻盛夏 掬一口 醉了何人 假日的干渴 成了独享的快乐 却清凉干脆 惜别的心思 盛满一路的叮咛 释出的甘甜 早已洒满归途 火山口 将自己燃成了灰 却抹不去疤痕 向天敞开 一块石碑 一声呼唤 是一生 不变的誓言 落日的余晖灿烂 一对雕塑 将爱凝固成神话
吴永平,用双手与材料对话
作者: 王雅静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规划   城市雕塑   雕塑  
描述: 从吴永平的工作室中找到他个人的艺术特色不是件难事。 一间高7米的房间一整面墙装成了玻璃,玻璃外是一汪池塘,水中央放置着吴永平“跨越”系列作品中的一件,不锈钢制的马头和马尾被放置为不同的方向。室内的墙面挂满绘画作品,平地摆着各式的雕塑。这些雕塑有木雕,有铸铜作品还有一些漆器。室内一角放置着跟了吴永平十年的煮茶铁质炉具,周边契合上了同样颜色的木头边儿,茶桌上有个铁盘,盘子的把手是原木方块,盘子里面摆着一些茶具,有些也是吴永平亲自烧制的陶瓷制品。
钱湖文化的明珠塘溪镇
作者: 王雅根   泰栋   鲁刚   方平   来源: 古今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孟海   书法   成立   大师   故居   文化研究   烈士   油画  
描述: 2002年7月27日,宁波市成立了东钱湖文化研究会,我们应邀参加,到塘溪镇的沙村看了沙文求烈士、书法大师沙孟海和油画大师沙耆的故居;又到童村,察看了我国实验胚胎
城市公共雕塑“互动性”分析
作者: 王雅莉   张秋梅   来源: 家具与室内装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动性   公共雕塑   平民化   趣味性  
描述: 互动性公共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新鲜元素,在提倡互动艺术的同时注重人的参与,让人乐在其中。本文主要以研究城市公共雕塑的基本特点及对国内外优秀互动性雕塑作品的介绍为目的,以互动性雕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互动性"、"趣味性"、"平民化"等特点,结合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互动性公共雕塑进行介绍与赏析,使大众能在享受人与雕塑,人与环境"互动"的同时感受艺术与科技,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旅行的乐趣在于稀缺
作者: 王雅   来源: 旅行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朝阳区   装置艺术   闲暇时间   日常工作   工作室   乐趣   香格里拉   旅行  
描述: 蔡志松的工作室在北京朝阳区费家村里一个名为“香格里拉公社”的院子里。二层宽敞的空间里摆放着他创作的雕塑和装置艺术等作品。在进门处有一个磁悬浮的白云一直在旋转。对他来说,旅行是跳脱日常工作和生活去发现新奇事物的方式。“好玩儿!”他提到自己喜欢的地方时,常会眉飞色舞重复这句话。不过往常他并没有太多闲暇时间去旅行,他的旅行几乎都是随外出工作而来。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