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民间泥玩具收藏提要
作者: 王连海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玩具   泥泥狗   装饰纹样   戏剧人物   文化遗址   重新回归   《潜夫论》   中国文明   工艺特征   河姆渡  
描述: 泥玩具不易保存,怕潮、怕碰、怕压,因此,年代久远的实物极为罕见。古代的泥玩具都随着岁月的长河消逝、损毁,重新回归于大地。其实,中国泥玩具的历史几乎与中国文明同步。史前遗物中的彩陶上已经出现了捏塑、雕塑、印塑的人物、动物等形象,如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甘肃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头盖饰等等。这些作品的工艺特征明显地标示着泥塑艺术的成功,理当视为泥玩具的萌芽。自商至汉,陶塑的品种与数量都大幅度增多。从地下出土的陶狗、陶猪、陶鸡以及陶塑的井、灶、楼阁、谷仓等都印证了泥玩具在此时期的存在。汉代王符在《潜夫论》中写下的“泥车瓦狗”、“马骑倡俳”及“取好土作丸卖之”等文字则更进—步唤起人们对古代泥玩具的向往。
基于灰色理论的畜禽粪便环境污染风险预测分析
作者: 王晓燕   汪清平   蔡新广   王连荣   来源: 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污染风险   水源保护区   畜禽粪便负荷量   灰色数列预测  
描述: 本文运用灰色建模理论中的灰色数列预测方法,利用北京密云县10个乡镇的畜禽粪便实际负荷量和最大负荷量的确定,对未来年份的畜禽粪便负荷预警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流域各乡镇未来十年所受畜禽粪便的污染威胁均呈现逐年加剧趋势,其中石城和番字牌预警值上升最快;冯家峪、大城子和新城子次之,高岭、太师屯和不老屯呈现缓慢上升态势。
有机栽培早春青花菜
作者: 王连建   来源: 北京农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防治   栽培技术   青花菜   病虫害   有机肥料   效益   有机食品  
描述: 有机食品蔬菜栽培技术难点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有机肥料的合理施用,特别是青花菜以嫩绿的花球为主产品最易受到菜青虫和夜蛾类幼虫的侵害,而我国生物农药的品种较少,且广谱性强,药效较慢,这是影响有机食品迅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菜农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有机食品操作技术规程》,采用早春大棚有机栽培青花
宋代亚字形八卦纹铜镜
作者: 王连根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字形   八卦   象征   铜镜   宋代   双圈   五代   艺术价值   花纹   椭圆形  
描述: 铜镜是古人照容的生活器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深受藏家的青睐在我的藏镜中有一面宋代亚字形八卦纹铜镜,直径13.7厘米,缘厚0.36厘米,扁椭圆形纽,菊花纹纽座纽外双圈,其间饰小连珠纹一周,圈外主饰浅浮雕八卦纹,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符箓。八卦纹外又饰一
奇境涉县一次深度发现之旅
作者: 王连枝   来源: 河北画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高祖刘邦   太行山东麓   古人类活动   石补天   荣辱兴衰   韩王山   漳河水   仰韶   旧石器遗址   滏口陉  
描述: 涉县的美犹如珍藏的典籍,翻开这本厚重的大书,每一个篇章都是传奇。在这部书中,你会看到﹃新桥旧石器遗址﹄,以及与它相似的文化遗存——仰韶、龙山文化遗址。你很难想象,脚下的这片土地,它的历史厚度要用四五十万年来计量。传说中,这里是远古时期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所,滔滔漳河水从古流到今,河床的泥巴成就了人类的身躯,两岸依然存世的五彩卵石似乎正印证着那场救民于水火的补天壮举,让神话与现实之间的缝隙更加空蒙迷离。
吴光让与大吴泥塑
作者: 王连海   来源: 中国艺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液压系统   车位传感器  
描述: 吴光让是大吴泥塑艺人群体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產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长子吴闻鑫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產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次子吴宏城随父兄多年从艺,在大吴村,这是一个家族传承的民间艺术创作团队。 吴光让,1948年出生于泥塑世家,自幼受到家庭影响,喜爱泥塑艺术,10岁起师从父亲吴来树,开始了学艺生涯。16岁时,他已经全面掌握了大吴泥塑的传统技法,成长为青年泥塑艺术家。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吴光让先后加入了潮汕地区雕塑工作队和各种大型泥塑展览的展品创作。1965年,他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创作的泥塑《听党的话》《送水到田头》两套作品在《汕头日报》发表,名声大振,进一步巩固了青年泥塑家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民间美术得以恢复,吴光让凭借优秀的泥塑资质,先后参与了十余座寺院的大型神佛造像的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吴光让参加了潮州工艺彩瓷厂的研发设计工作,将传统塑形艺术运用于陶瓷设计中。 吴光让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创作中,恢复了大吴的传统,塑造了经典潮剧中的重要剧目。这些作品得到了全国多所艺术机构的认同,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农业博物馆、广东博物馆、广东美术馆等单位,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家藏许由巢父故事镜
作者: 王连根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镜   收藏   镜青铜   许由   隐士   上海博物馆   题材   故事   江西   镜背纹饰  
描述: 1999年春天,我们去藏宝楼淘宝,巧遇江西老表摊。位上有一面宋代许由巢父故事镜,经讨价还价,最终以数百元成交,珍藏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 镜青铜质,八瓣菱花形,圆钮,直径14.5厘米,重450克,传由江西宜川县出土。镜背纹饰分水陆两部分。钮下方有一条河流,浪波起伏,一朵花叶随波逐流。钮左侧有一株树,枝叶繁盛,树后有山。树左侧一人坐在地上,右手抬举至耳。钮右侧—人牵小牛而行,右手指向坐着的人。镜中所坐之人为许由,牵小牛者为巢父。镜纹为半浮雕,构图讲究,属宋镜中少见精品。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