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寻找中国汽车新引擎
作者: 王秋凤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开朗基罗   《哀悼基督》   乔托  
描述: 1899年,喜欢小动物的亨利•福特,因为对马车时代的不满足,想造出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于是在底特律创建了第一家汽车公司。1908年,福特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老百姓的T型汽车。5年后,世界上第一条高效、快速、大规模的汽车生产线在福特手中诞生。随后,在这条连接圣克莱尔湖和伊利湖的底特律河边,有了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公司。再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底特律成为闻名世界的汽车城。 一个偶然事件导致一个产业中心兴起,这样的故事在美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屡见不鲜。一个企业和一个城市的故事—更为确切的说,是一个产业和一座城市之间的故事—往往浓缩了一个国家经济版图的变迁。 在中国又何尝不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工业迅速发展,制造业突飞猛进。“扎堆”的制造业“雕塑”着城市和产业带,正因为如此,就像“飞机城”、“汽车城”、“化工城”、“航空航天城”的名字一样,城市和产业带被烙下了制造业的强烈印记。 近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中国汽车工业更为明显。 2000年,轿车开始进入家庭。从那时起,轿车的产量从60万辆开始攀升。轿车占整体保有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30%左右增长到2009年的65%。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