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一个甲子,几多往事
作者: 洪鹄   蒲思恒   王岚清   来源: 南都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训练   配色规律   教学方法   色彩构成   基础训练   构成艺术   设计基础课  
描述: 到2012年6月12日这一天,北京人艺整整走过了一个甲子。人艺的元老还剩下多少?85岁的蓝天野掰着指头向记者数:“话剧皇后”叶子,101岁,还在;老院长于是之,还在;郑榕、苏民、朱琳、田冲、童超……还在;数到黄宗洛,老爷子好像突然被提醒,“不在了。” 蓝天野最初的兴趣是画画。他原本在北平艺专油画系念书,直到被姐姐“招”进了地下党,“党需要我们宣传演戏,就演戏。”人生从此变了轨迹。内战时,他和苏民、童超都是国民党演剧二队的,郑榕、刁光覃等人是十队,由周恩来、田汉领导,都是共产党的地下党,1949年后一并编入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这就是北京人艺的前身。 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艺成立。曹禺任第一任院长,也是唯一的终身院长。常务副院长赵起扬从歌剧院调来,另外两位副院长是焦菊隐和欧阳山尊。来人艺前,焦菊隐是北师大的外文系主任,人人都知道他是从国外学戏剧归来,才气和脾气一样冲天。由于脾气大,一度非常落魄,没人找他排戏。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到底要办成一所怎样的剧院?曹禺、焦菊隐、赵起扬和欧阳山尊—后来被称为“人艺四巨头”的几个人,在香山聊了七天,最终确立了以莫斯科艺术剧院为榜样,一切规则模仿苏联。
大学里的毛泽东像
作者: 沈玎   唐爱玲   王皞   王岚清   秦筱   来源: 南都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位复旦新生有天从日月西路经过,然后穿过位于邯郸路上的复旦校门,前往五角场吃晚饭。在日月西路东侧,有一尊毛泽东身穿军大衣背手像,天天都能看见,见惯不怪。 当晚,他从五角场回来已经是夜深,一路上人迹萧索,沿原路走回学校时,还是面对那尊毛泽东像。该新生漫不经心地一抬头,却猛然看见身穿军大衣的毛泽东已经将右手迎风挥起,他顿时脊背发麻,僵在原地。 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原来是在岔路上走错了道,上了四平路,一路走进了同济大学…… 这是流传在上海高校间的一个段子,它以轻松戏谑的方式,说出了比邻而居的复旦、同济两大名校里毛泽东塑像的异同,及其在当今学子们心目中的形象。 如果时光能倒流40年,那个迷途的学子在看到毛塑像时必然会是另一番的心境—当时全中国都陷入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之中,在红卫兵最活跃的高校里,竖起伟大领袖的塑像,成为了标榜自己革命意识的力证。 如今40年过去,对领袖的个人崇拜逐渐消除殆尽,不少高校亦已经将校园内的毛像拆除。但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复旦、同济在内,全国目前仍有超过20多所高校保存有毛泽东塑像。 这些横跨了近半个世纪,散落在中国各大高校里的雕塑,成为了大学校园里的一个图腾。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