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紫砂壶艺与文艺复兴
作者: 王学铭   来源: 茶世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宜兴   意大利   王世贞   个性化   文艺复兴运动   明代   艺术品   文化思潮   紫砂壶  
描述: 金沙寺的和尚为“坐禅破睡”,近前都有紫砂壶中茶为伴,这小小的紫砂壶为和尚们早日修得功德圆满,似寺中晨钟暮鼓使人警醒。传说和尚们用的紫砂壶,是明代正德年间,宜兴湖滏金沙寺静智法师的布施。法师平日“闲静有致,时常和做缸瓮的陶工在一起,制壶选紫砂细泥捏成坯胎,用规范成圆形,挖空其中腹,然后加上嘴、的、盖,附在窑中烧成,大为人们所喜用”。《骨董琐记》说“:砂壶始于金沙僧,团紫泥作壶具,以指螺纹为标识,供春见之遂习其技。”于是紫砂制壶技术有了传人。后人就把金沙僧和供春作为紫泥壶艺的创始者。其后,明天启年间著名学者周高起作为历史,写进我国第一部专论紫砂壶的著作《阳羡名壶系》。1965年,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发掘出土高17.7厘米,口径7厘米的提梁紫砂壶。墓中还出土一块砖刻墓志铭,知道墓葬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是明司礼太监吴径的墓。出土的这把提梁紫砂壶,可断定它是嘉靖十二年前之物。砂质呈肝红色,壶身有“釉泪”,说明是与上釉缸瓮放在一起烧成的。器作球腹,直口,压盖,圆钮,盖下加十字泥条代替子口,壶身受火也不一致,是“抟坯”,壶嘴用接榫法,与壶腹粘接处用柿蒂形贴花加固,壶身内上下有接痕,但外部修整圆润。提梁作管状折...
集“古代茶具”大成者之作:读陈文华教授《中国古肛茶具鉴赏》
作者: 王学铭   来源: 茶世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景德镇   中国古代   鉴赏   唐代   饮茶   茶文化   彩色照片   瓷器   出土  
描述: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位考古学家去刻意地关注到中国古代茶具的历史演变和鉴赏问题,更不会引领我们走向古代茶具历史的深处,让我们抚摸到古代茶具历史的脉搏,把其间意味深远的茶文明和文化,融会到汉魏晋南北朝的朴拙、唐宋的密美、元青花的异彩、明清的繁复。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