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1900年以来金代皇陵的考察与研究分析
作者: 曹铁娃   曹铁铮   王一建   来源: 建筑创作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查   文献   金代皇陵  
描述: 本文梳理了金代皇陵1900年以来的研究历史。1900年以来,多位中日学者对金代皇陵进行了考古学调查和研究,基本理清金代祖陵的位置、房山皇陵布局和行宫形制等陵寝制度,并通过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金代陵寝制度的实物资料,对我国陵寝制度研究颇有助益。
浅析民国美术史研究的学术氛围
作者: 王一建   曹铁铮   曹铁娃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美术史   学术氛围   美术展览  
描述: 民国时期美术史学的现代转型有赖于当时美术史研究的学术氛围,即美术社团、美术展览、美术期刊的发展和良性互动。民国时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的美术社团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各种层次的美术展览层出不穷,扩大了社会影响,促进了美术消费。民国时期出版的各种美术刊物,发表美术从业人员的最新作品,关注美术变革中出现的新思潮、新成果、新信息,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美术发展史的认识。
关野贞与中国古代皇陵建筑探析
作者: 曹铁娃   曹铁铮   王一建   来源: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野贞   古代皇陵   建筑  
描述: 关野贞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史专家,1906—1935年曾11次来华考察,拍摄了大量的历史照片,并探析中国古代皇陵建筑选址和形制的内涵。历史照片会同考察笔记、日记及相关论著,较为系统地记录了中国在这一历史时期皇陵文物的发展状况。目前,伴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历史档案在文物研究、保护和修缮中的重要性正在凸显。结合晚清民国时代背景,从关野贞对中国古代皇陵规制调查研究的视角出发,分析关野贞研究的过程、内容、方法和思想,探析关野贞与伊东忠太、冈仓天心、梁思成和刘敦桢等中日学者的学术关联性及其对现代建筑学术影响和参考价值。
西德尼·甘博记录中国皇陵建筑图像探析
作者: 曹铁娃   曹铁铮   王一建   来源: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像记录   西德尼·甘博   文化遗产保护   皇陵考察   原真性  
描述: 摄影术的诞生带来了一场视觉意义上的革命,同时也成为文物建筑记录方式的分水岭。由于直观再现了拍摄对象的原真性,历史照片已经成为今天文物保护和修缮中重要参考依据之一。通过对西德尼·甘博中国皇陵建筑图像记录成果的分析,初步判断出历史照片的拍摄时间。并以此为出发点,结合社会背景探讨西德尼·甘博摄影作品的历史意义。
晚清至民国期间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皇陵的调查与研究刍议
作者: 曹铁娃   曹铁铮   王一建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学者   中国古代皇陵   调查与研究  
描述: 晚清至民国期间西方人对中国古代皇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考察高峰期和停滞期四个阶段。西方学者从最初的猎奇到趋于客观,积累了一批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保存了大量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之前的皇陵图像资料。较具有代表性的弗莱契尔、卫三畏、卜士礼、闵斯特伯格、喜龙仁等学者分别从建筑学、建筑史学、美术学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古代皇陵进行了著述,对我国皇陵研究史学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