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源 】搜索到相关结果 593 条
石川钦一郎台湾风景画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构
作者:
楊永源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色彩
盐月桃甫
明治美术会
石川钦一郎
Alfred
East
Sir
描述:
石川欽一郎對台灣藝術啟蒙之地位,和其英國風水彩畫藝術之成就,在台灣藝術史早有相當廣泛的研究。石川與英國藝術之關係,始於英國畫家Sir Alfred East 於1889年赴日本寫生,並應邀赴「明治美術會」演說的一連串影響。East 以西洋藝術理論觀點,質疑日本畫的裝飾和模仿性格,並認為日本畫並非藝術而是裝飾。演講會後,曾經受到日本國粹主義排斥的西洋畫家,頗受East 演講的激勵,石川也得知East上述的主張。 1906年East出版了油畫風景畫論,此書部分內容後來由石川譯成日文,並在雜誌上連載。石川所發表過的文章顯示,East風景畫論曾對其藝術實踐產生影響,他並以East為其師承。 石川繪畫在觀念與技法上雖然有西洋藝術之根基,他的文章與繪畫卻強調表現台灣「地方色彩」之重要性。石川在台與返日後所發表的關於台灣風光的文章,多數仍與地方色彩的概念有關,可視為他影響台灣美術之關鍵。有關「地方色彩」之問題,學界已有各種論辯,唯對何以使用外來語「ローカル・カラー」所隱含之歷史意義,並無申論。本文擬剖析石川的地方色彩觀,並試圖以英國藝術理論中「地方的」(local)與「共同的」(universal)之觀點,對台灣美術中的地方色彩概念之研究忝作補充。
凯瑟琳·麦克德莫特:设计之何为
作者:
孙源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设计
古文字
建筑楼
Next
电脑键盘
组合体
描述:
以建筑楼体与女性优美身躯的融合诠释“博采众长”(Collaborative Practice);青花瓷图案为背景的中、英地图意为“异派同源 ”(Shared Design History);琴键、老式
刘韡:作品是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作者:
孙源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型空间
最大规模
艺术家
艺术中心
感知
雕塑
参展作品
世界
描述:
其实你创造不了什么,所有东西都是已经存在的了,就看你怎么来看它,从什么角度看它,你怎么通过自己的手段把它精准地展现出来。 ——刘韡 中国当代最具先锋力量的艺术家之一刘韡(1972年生于北京)的大型个展“刘韡:颜色”于 2015年2月7日至4月17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举办,参展作品包括装置、雕塑、影像和绘画,是艺术家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个人呈现。
老宅子
作者:
梁尔源
来源:
诗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明史
诗意
朝代
描述:
这块曾烧到一千三百度的热土 把一段文明史烧红 将湘江的诗意煮沸 把一个朝代的秀色 牢牢凝结在釉下 最终把一个国家的姓名烧成china 抚摸那一条条带着余温的龙窑 就像扪及一颗古老的心跳 那重重叠叠的瓦龛 个个都还在张嘴诵读着 一个王朝的诗章
铜官窑的温度 (外一首)——观长沙铜官窑有感
作者:
梁尔源
来源:
诗选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千年学府
湘水
外一首
一叶扁舟
龙窑
湖湘学派
麓山
朱张渡
段文
铜官窑
描述:
这块曾烧到1300度的热土把一段文明史烧红了将湘江的诗意煮沸了把一个朝代的秀色牢牢凝结于釉下最终把一个国家的姓名指向china抚摸那一条条带着余温的龙窑扪及一颗古老的心跳那重重叠叠的瓦龛个个都还张着嘴,诵读着一个王朝的诗章
大连友好广场水晶球雕塑施工
作者:
蔡学宝
闫海波
崔本源
谢相升
董崇伟
来源:
施工技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水晶球
施工
塑造工程
雕塑
描述:
大连友好广场水晶球雕塑施工蔡学宝闫海波崔本源 谢相升董崇伟1996年5月9日竣工的北方明珠“大连友好广场水晶球雕塑”。,给大连市又增添一处新的景观(图1 )。1 总体构思根据广场的平面布局,在广场的花坛中心设计一个直径15m的水晶球,并由地面伸出五只巨手(...
浅析王羲之《兰亭序》基于阿恩海姆张力理论
作者:
庄清源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兰亭序
阿恩海姆
张力理论
描述: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代表人物之一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代表作《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出了“张力”理论,论述了构成张力的几个主要因素。不同于“张力”在绘画、雕塑和舞蹈中的直接作用,“张力”在中国书法中的应用显得较微妙。研究的个案选择“书圣”王羲之的著名作品《兰亭序》,此作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赞誉,将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运用到书法具体个案中不仅可以多角度、多方法地分析书法作品,还能用具体个案解读阿恩海姆张力理论,拓宽理论运用的范围。
美色清华:民国时装人物粉彩瓷绘研究(1912-1929)
作者:
李安源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尚
民国时装瓷绘
画风
描述:
民国时装人物粉彩瓷器,将时代新女性予以理想化的形象运营,一洗传统古装美人瓷绘之程式化形象。它的出现,标志着瓷绘艺术由传统转向现代的审美求变意识,开启了瓷绘艺术关注现实世界的新篇章。民国时装人物瓷器虽渐为人知,但当下对之进行的学术研究尚远远不够,对于民国时装粉彩瓷器制作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其滥觞与终结时间、画师群体、画风衍变等问题,本文将予以清理与探究。
和陈丹青商榷:读陈丹青《关于当代艺术与油画艺术的对话》有感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教授
书评
《关于当代艺术与油画艺术的对话》
陈丹青
描述:
附录复印件:2001年3月18 日,美藉华人油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丹青教授,在广州美术学院给油画系师生作《关于当代艺术与油画艺术的对话》。在《对话》中,陈丹青说:“我们这个艺术生态从1949年以后
好的艺术一定是面向人民的:在黎明《青年毛泽东》雕像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子洲
研讨会
长沙市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广东省委
雕像
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
雕塑
描述:
2010年7月3日至4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中国雕塑学会、广州美术学院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纪念性艺术与当代中国——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隆重召开。与会专家从各个角度对黎明教授创作的《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进行了极富学术性的研讨,其中部分专家的发言摘要已经发表在本刊第63期专题《作为人文对象的纪念性雕塑》上。为了更加全面凸显此次研讨会的学术面貌,现续载如下几位与会专家的发言,希望有助于读者对《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的艺术价值及历史涵义的整体把握。
<
1
2
3
...
22
23
24
...
58
59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