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冠花的药用
-
作者:
湘臣
来源:
药膳食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临床应用
鸡冠花
中药
病理
-
描述:
鸡冠花,色形绚丽,灿若朝霞,形态奇特,宛如鸡冠,峨然屹立,昂首放啼,故名。元代诗人姚文奂戏称鸡冠花如雄鸡斗败归来,冠血未干。他赋诗曰:“何处一声天下白?霜华晓拂绛云冠。五陵斗罢归来后,独立秋亭血未干”。据《花史》载:明代翰林学士解缙,文思敏捷,才华出众,但为人骄傲。明成祖深爱其才而厌其傲。一天,明成祖到御花园观赏花景,见满园鲜红的鸡冠花中,独有一株是白色的,觉得很稀奇,因此,就把它摘下藏在衣袖里,想去以此白色鸡冠花治一治解缙的傲气。明成祖走到翰林院,召集翰林学士们作鸡冠花诗。解缙不加思考地就提笔写了第一句:“鸡冠本是胭脂染”,明成祖看了问道:“鸡冠花尽是红的吗?”解缙口脱应道:“是!”明成祖笑了笑,随之把衣袖中的白色的鸡冠花摆出来,心想看你解缙怎样写下文,不料解缙却不慌不忙地又写出了第二句:“为何今是浅淡妆?’明成祖见未治住他,就紧追着问:“你说为何?”解缙毫不迟疑地写出了最后两句:“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戴着满头霜。”明成祖禁不住连声感叹,“妙!妙!妙!”据《花镜》记载:“鸡冠花……花可大如盘。红、紫、黄、白、豆绿五色,皆宛如鸡冠之状”。亦有五彩,大头、风尾等。由此可见品种之多。近年来,有学者对鸡冠花进行分析...
-
“栗”是我国先民的食物之一
-
作者:
邢湘臣
来源:
化石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干果
栗子
食物
有巢氏
国际市场
种植业
经济价值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栗(Castanca mollssima),又名板栗,俗称栗子,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干果。果形玲珑,色泽鲜亮,果仁丰厚,肉质细膩,甜香甘甜,故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东方珍珠”。特别是风味独特的北京“糖炒栗子”,早在清代被称之为“灌香糖”。如今还流传着:“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素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的歌谣。但栗在古代却不是副食品,而是“主粮”之一。如《庄子、杂篇、盗跖》载:“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食橡、栗,暮栖树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这段记载反映了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生活。出土文物及史料揭示,在旧石器时代,先人还未从事种植业,当然更谈不及粮食和蔬菜的种植,而以采集和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