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沈斌华】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生态环境建设-内蒙古最基本的基本建设
-
作者:
沈斌华
来源:
北方经济(内蒙)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蒙古
生态环境建设
经济发展
退耕还林
水土保持
-
描述:
10年前,即1988年那次记忆犹新的嫩江水患之后,内蒙古日报发表了该报记者朝鲁巴根同志题为《嫩江呵,你还告诉人们什么?》的一篇“嫩江洪灾反思札记”。这年夏天,因暴雨连绵,呼伦贝尔盟境内嫩江水系和额尔古纳河水系的7条主要江河,水位骤然上涨,形成滔滔洪峰,共冲毁公路桥260座,防洪堤坝60公里,淹没房屋9.6万间,被淹农田294万亩,其中绝产85万亩,受灾群众达67万人。如此巨大的损失,在呼盟历史上还是首次。造成这次特大水灾的原因,朝鲁巴根记者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那里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表现之一,是大兴安岭森林资源锐减。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自1952年开发建设,取之于林多,用之于林少,林管局17个主伐局中已有13个局过量采伐,“如果不统筹兼顾,只顾眼前利益,20年后的林区植被更要稀疏,水灾更要加剧。”表现之二,是人口增加,无节制地开垦种粮,大面积的次生林和草地在刀斧、铁犁之下变为农田和村庄。1949年呼盟的耕地面积为215万亩,1988年扩大到900多万亩,增加3倍多,不少耕地已延伸到山头上。流经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嫩江干流西岸,昔日茂密的柞树、桦树林带,被两岸群众当柴烧,已变成低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