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秀玲的静物花卉
-
作者:
汪为胜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同化
新生命
艺术思维
画家群体
当代工笔画
语言传达
工笔花鸟画
绢本设色
精神需求
唐秀玲
-
描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文化形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工笔花鸟画顺势而动自在情理之中,新的形式、新的语言、新的风貌层出不穷,使工笔画坛呈现出可喜的局面。与此同时,倘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则不难发现,与新生命、新形式并存的,是由于长期因袭传统而形成的惯性,当代工笔花鸟画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雷同化与类型化的现象。破除这些旧的遗存、实现根本意义上的嬗变并走出当代工笔画的兴盛之路,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画家群体责无旁贷。新时期产生新的文化价值、新的艺术思维和新的审美观,以新的方式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以新的语言传达新的品味与意境,而不囿于固有模式的禁锢,乃是工笔花鸟画家必须直面的命题。对
-
一派崇高肃毅之气
-
作者:
汪为胜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品评标准
艺术哲学
《笔法记》
性格特征
崇高
艺术形象
艺术审美
绘画
写意
-
描述:
应当说,"写意"不是专门赐于艺术哲学享用,竞也成为绘画形式中艺术审美的品评标准。谢赫早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八法"之首的就是"气韵生动",那就是要求人物画有生动的艺术形象,把描绘对象的神情风貌、性格特征、内心世界一写意"出来。五代荆浩《笔法记》中高喊"六要"标准,称日:"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或"(用心意统帅用笔)。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将绘画分为"神、妙、能、逸"四品,宋黄休复唯恐世人不解,在他的《益州名画录》中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逸品‘笔简形具,意趣俱足’。"宋僧仲则作形象的比较日:"工笔之笔,只貌其形;写意之法,盖遗形而取神耳。"由此可见,上述诸如此类的画论无非给我们两种印象:写意,.方面代表着中国画以意为先;另一方面又演化为简笔造型,即是将内美与外美合为一整体,成为东方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