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狂草入画 以奇造型——汪易扬人物浅议
作者: 汪为胜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形式语言   水墨人物画   阴柔   浅议   画家   附庸   狂草   笔墨结构   文人  
描述: 在艺术商品化的今天,一些水墨人物画家为附庸市场所求,或以西方高度写实状态,营造技法难度,获取众多青睐目光;或以解构传统,变异放延水墨秩序,博得独树新风之美誉,成为关注焦点。这里有拾摭江南小家碧玉般的玲珑透剔阴柔之美,有搜攫隐迹山村落魄文人等诸如类型。在笔墨结构与形式语言上,多呈现两种倾向的可能:一种是重复雷同,相
彩绘清润 体格高雅:谈顾扬的工笔花鸟画
作者: 汪为胜   来源: 书画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形式   体格   彩绘   “应物象形”   创作方法   隋唐时代   工笔花鸟画   高雅  
描述: 顾扬1956年生。1978年入扬州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现为扬州国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美术家协会理事、扬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墨彩生辉开新界--读著名画家范保文教授的山水画
作者: 汪为胜   来源: 知识与生活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费城   大陆   中学生   清教徒   雕像   大理石   美洲   明信片   雕塑  
描述: 墨彩生辉开新界--读著名画家范保文教授的山水画
大音稀声 大象无形 吴敏的油画艺术
作者: 汪为新   来源: 宁波通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处世哲学   大象   油画艺术  
描述: 儒术独尊,中国的文人心境中却更为推崇老庄的处世哲学,自由飘泊,梵我合一。说是壮志难酬的感慨也好,说是避世自乐的自叹也罢,却总是一种有骨气的意志。纵观归隐之士也多有才高不遇,命运一端总看不破,也是憾事。
唐秀玲的静物花卉
作者: 汪为胜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同化   新生命   艺术思维   画家群体   当代工笔画   语言传达   工笔花鸟画   绢本设色   精神需求   唐秀玲  
描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文化形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工笔花鸟画顺势而动自在情理之中,新的形式、新的语言、新的风貌层出不穷,使工笔画坛呈现出可喜的局面。与此同时,倘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则不难发现,与新生命、新形式并存的,是由于长期因袭传统而形成的惯性,当代工笔花鸟画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雷同化与类型化的现象。破除这些旧的遗存、实现根本意义上的嬗变并走出当代工笔画的兴盛之路,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画家群体责无旁贷。新时期产生新的文化价值、新的艺术思维和新的审美观,以新的方式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以新的语言传达新的品味与意境,而不囿于固有模式的禁锢,乃是工笔花鸟画家必须直面的命题。对
一派崇高肃毅之气
作者: 汪为胜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品评标准   艺术哲学   《笔法记》   性格特征   崇高   艺术形象   艺术审美   绘画   写意  
描述: 应当说,"写意"不是专门赐于艺术哲学享用,竞也成为绘画形式中艺术审美的品评标准。谢赫早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八法"之首的就是"气韵生动",那就是要求人物画有生动的艺术形象,把描绘对象的神情风貌、性格特征、内心世界一写意"出来。五代荆浩《笔法记》中高喊"六要"标准,称日:"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或"(用心意统帅用笔)。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将绘画分为"神、妙、能、逸"四品,宋黄休复唯恐世人不解,在他的《益州名画录》中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逸品‘笔简形具,意趣俱足’。"宋僧仲则作形象的比较日:"工笔之笔,只貌其形;写意之法,盖遗形而取神耳。"由此可见,上述诸如此类的画论无非给我们两种印象:写意,.方面代表着中国画以意为先;另一方面又演化为简笔造型,即是将内美与外美合为一整体,成为东方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
边平山
作者: 汪为新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陶艺作品   设计   饰品   平山   抽象符号   新文人画   手稿   中国画   雕塑  
描述: 我获识边平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还不认识我。故人李老十那时说他好沉溺收罗各种绘画材质且品位很高。接着在另一个朋友家看到他的作品,非常简洁的样子:一个近似平面的瓶子里面呆着几片懒洋洋的干花和枯萎的莲蓬,没多久,我在一家刊物上又见到他的作品且附了一篇小文,文的大致是说“倚老卖老”之类的话。具体内容我倒忘了,但结尾有一句“钓鱼是老年人做的事”。全文是反驳的
不一样的收藏家:读坂本五郎自传《一声千两》
作者: 汪为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京国立博物馆   次都   眼光独到   大英博物馆   鱼藻纹   下自成蹊   美术出版社   李不言   店名   青花釉里红  
描述: 《一声千两》作者:坂本五郎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简介:坂本五郎是二战后日本新崛起的一代国际古董商,他搜罗的宝物今天有不少可见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奈良国立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等之馆藏。本书以自传的形式,讲述了坂本五郎不可思议的古董世界。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收藏家坂本五郎的自传《一声千两》,书从装帧到文字都朴实无华,就如他本人一样,处处透着真诚、执着和梦想。和国内的收藏大师经历不同,书中看不到捡漏奇遇,也没有觥筹交错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大陆与台湾文学生态——论政治抑压下文学主体性的建构
作者: 钱果长   汪为青   来源: 池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主体性   政治抑压   文学生态  
描述: 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具有相同的文学生态环境,都处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抑压之下,但比较发现,两者又具有不同的文学生态景观。两者同中有异的文学生态为我们思考政治抑压下文学主体性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由于政治是否压抑文学不是由作家决定,而是由社会环境决定,以及政治环境的缝隙和文学传统的显性与潜性存在等因素使文学主体性的建构往往成为可能,进而使文学自身的美学特点能够得到尊重和保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