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之三
作者: 池敬嘉   来源: 台声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品   郑和下西洋   广南   货物   东洋   需求量   中国   国际市场   陆上丝绸之路   瓷器  
描述: “经济大海” 尽管海外诸番包括东洋日本在内“服饰、器用,多资中国,有不容一日缺者”。诸如“布帛、纸张、漆器、水银、药材、锄犁、铁锅、书画”等等,甚至妇女用的“脂粉、针线”(见郑广南《中国海盗史》第 179 页)亦仰赖于中国。但国际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还是瓷器、丝绸与茶叶这三大类。所以,郑和的庞大船队运载到海外的货物也以瓷器、丝绸和茶叶为主。值得指出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最大的区别在于瓷器取代了丝绸成为最大宗的商品。 中国的瓷器固然是从唐代中晚期才开始大批向海外运销的,但鼎盛时期却在宋朝。所以十二世纪时的旅行家伊本·朱拜儿发现:舶货中以中国瓷器为大宗。但到了元末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一书中,在记述很多国家的贸易品中,占重要地位的已是青花瓷器。到了明朝,景德镇出品的青花瓷器不仅是瓷器的巅峰之作而且尤其畅销,其次是福建德化的白瓷。近数十年考古工作者在菲律宾、印尼、新嘉坡、马来西亚、日本和波斯湾头的巴士拉、亚丁港、东非海岸、地中海地区都曾发现大量的中国瓷器与碎片,单单埃及开罗南部的福斯塔特就发现了约有12000 片中国瓷器碎片。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瓷器畅销海外的情景 。 中国瓷器之所以能大量地运往海外各个国家,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