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对话中的雕塑与建筑——黛安娜·撒特访谈
作者: 梅林达·巴洛   凤子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访谈   黛安娜·撒特   装置   建筑   雕塑   录像艺术家  
描述: 装置作品《节点+表面》(2001)将在2002年1月在纽约的DIA艺术中心展出,其他的3件新装置作品最近也将在纽约的大卫·茨威那(David Zwimer)画廊安装。撒特本人居住于洛杉矶,在帕萨底纳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任教。
海外专稿 一幅画和一个民族的命运
作者: 林达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犹太人   博物馆   玛利亚   艺术收藏   政府   律师   艺术品   继承人   遗嘱   布洛赫  
描述: 有一件事我们一直想做,就是说出玛利亚和她的家人的故事,说出犹太人在浩劫中的遭遇。现在,通过挂在墙上的这幅画,这个故事被说出来了,它还会一遍又一遍地被人讲述奥地利著名油画家居斯塔夫·克里姆特100年前所作的一幅肖像画,在不久前的一次拍卖会上,以1.35亿美元成交价被化妆品巨头罗纳德·S·劳德收购,创下迄今单幅油画最高拍卖价纪录。这个价格比此前由毕加索名画《拿烟斗的男孩》保持的纪录(1.05亿美元)高了将近三分之一。
马德里的广场和塞万提斯的忧郁
作者: 林达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纪念碑   塞万提斯   忧郁   艺术家   马约   马德里   西班牙人   雕塑   精神  
描述: 艺术家的灵魂是最难被规范的一种。欧洲的希望,或许就曾孕育在那些帝王雕塑中,在这里,至少还能读到艺术家自己的精神和灵气——没有一个君主能代表西班牙的精神和形象,可是这两个人,却是今天全世界人心中的西班牙偶像——那就是塞万提斯塑造的堂·吉诃德和桑丘。
垃圾堆里检名画
作者: 林达   来源: 政府法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著名画家   墨西哥   垃圾袋   女作家   垃圾堆   《三人行》   代表作  
描述: 4年前,一位纽约的女作家外出买咖啡,竟在路边的两个大垃圾袋之间,捡到一幅大型油画。而事后意外得知她所捡到的这幅画,居然是墨西哥著名画家鲁菲诺·塔马约的代表作《三人行》。目前,该画的价值已经涨了20倍,达到上百万美元。[第一段]
见识街头“活人雕塑”
作者: 林达   来源: 中外书摘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睛   爱好者   综合艺术   鼻子   艺术创造   人类   耳朵  
描述: 见识街头“活人雕塑”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