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林如敏】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在流行语的背后
-
作者:
林如敏
来源:
中国青年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革时期
德国语言学家
逝者如斯夫
社会主题
洪堡
时代烙印
集体无意识
-
描述:
语言从来不是一条静止的河流。语言同生物界一样,有着不断演进、变化的历史。这一方面是不同语言共同体之间的相互渗透、影响,另一方面是语言内部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同时代、社会的变革息息相关。每个时代的语言都会打上特定的时代烙印。文革时期的"斗私批修""造反""黑五类"‘专政"‘’红卫兵"等流行语汇突出表现了那个时代动乱、斗争的社会主题。正如那个年代的绿军装、蓝布衣已被今天街头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服装所代替一般,当年的流行语汇同样"逝者如斯夫",取而代之的是"出位""异数""酷""生猛""激活"等等"另类"语汇。这些流行语汇要么来源于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如"酷"、"另类"等,要么是一种冷僻的专用语汇的活用,如"激活’"本是化学用语,"异数"县数学用语.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