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陵六骏 古代浮雕艺术精品——2001-22T《昭陵六骏》邮票鉴赏
-
作者:
杨振玉
来源:
中国集邮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隋朝
统治
李世民
昭陵
中国历史
唐朝
唐太宗
“贞观之治”
唐高祖
陵墓
-
描述: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隋朝末年,追随其父在太原起兵反隋,屡立战功,为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唐朝建立后,他被封为秦王。他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但实际上是唐王朝的“开国之君”。李世民即位后,改元“贞观”。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相对安定,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九峻山,此山海拔1188米。九峻山在白云缭绕中耸立,峰峦挺拔,山环水绕,气势雄伟。唐太宗开创了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
-
山东微山县出土隋代造像碑
-
作者:
杨建东
赵明程
来源:
考古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造像碑
文物保护
隋代
微山县
-
描述:
1989年2月,山东微山县夏镇小官口村村民张善猛、张善刚在村后薛河挖沙时发现一块石碑,文管所杨建东前去调查,将碑收回。石碑呈长方形,下半部断裂,青石质,下有榫头。碑高150、宽46、厚19厘米。碑阳
-
冷落亨利·摩尔是我们的遗憾
-
作者:
杨光
来源:
科技文萃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江口
爱国将领
《解放军报》
战利品
突然袭击
至死不屈
主战场
吴涛
雕塑
鸦片战争
-
描述:
我们要学习的是亨利·摩尔的“拿来主义”在11月4日、5日由文化部、北京市政府、中国展览交流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亨利·摩尔的启示”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的40余位雕塑家、建筑学家、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进行了高水平的交流。
-
拓展服饰造型与创意空间
-
作者:
杨强
来源:
服装设计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意空间
服饰艺术
服装设计
服饰造型
-
描述:
服饰艺术的茁壮成长,总是与其它亲缘艺术的滋养密不可分,比如绘画,摄影,甚至音乐,当它日臻成熟时,我们可以发现,服饰设计艺术实际上是一种相对小规格的空间造型艺术,因为在传统的概念里,人体是设计的中心,而所有色彩,用料都围绕这个主体被进行三维空间的构造高随着人体运动,还将与不断变化的环境发生对比关系,或冲突,或协调,从而产生空间向度的第四维关系,由此,许多人士又称这为流动的软雕塑,还算贴切,不过服饰设计仅仅停留在雕塑的层面上仍远远不够,它用料的丰富多样性和无限可不断拓展的空间造型潜力,注定了它的艺术表现空间将不逊于甚至超过雕塑等其它空间造型艺术门类。长久以来,设计界都在为开创新的服饰造型而殚精竭虑,伴随着新造型,新设计手法的层陋,将苑才呈现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风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与夏奈尔齐名的设计大师维奥妮特,自创了多种新造型,新面貌的立体设计手法,尽管仿效者不彻底拆开衣服就不知她是怎样创造2出这些美丽的作品,但时装界因了好的新颖造型方式而广开思路,获益匪浅。但是限于人体无大变化的基形,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服造型上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花样可供翻新了,从而设计重点由造型转移到对新面料的应用开发上,如今我们不难看到,许多服装是在比拼面料,而款型则大同小异。本人以为随时光而去的应该是陈旧的思维定式,比如人体,人们应该改变对它在整体服饰造型中的认识,二战后,圣洛朗设计出了一系列郁金香式的礼服造型,其裙若花,人似花蕊,人与衣相映成辉,它们之间互为依存,也就是说,人体虽然是着装状态的基本骨架,但在一个整体的空间服饰造型中,人体只是构成元素之一,它在接受服饰元素的装饰元素的装饰的同时,也要对其它元素及整体发挥作用,我们不应将服饰设计仅仅定位在对人体的表层围裹上,而应该把它视为一种有人体加入的空间造型设计艺术,站在这个认识层面上,我们还有必要担心空间造型形态会枯竭吗?涉及到空间造型范畴,当然不那能忽视以此为主要特色的亲缘艺术,如建筑、雕塑、装饰等等。时尚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凡先前从事过建筑艺术学习或工作的时装设计名师,总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创造力,如巴伦夏伽三大弟子之一的辜耶基,曾是位土木工程师,而费雷,范思哲这两为大师级人物,也都系统地学习过建筑艺术,他们的作品都给人留下了独特而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费雷的手中,柔性的时装总充满着一股建筑般雄浑的气魄。今天或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服饰承载一些其它艺术空间的灵气呢?从拓展服饰空间的要求来来讲,我们现阶段的服饰设计可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发展。
-
室内室外多用型喷泉
-
作者:
杨林
来源:
大众商务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害粉尘
山水盆景
负离子浓度
喷泉
调节室
超声波
装饰
室内
除空气
市场分析
-
描述:
市场分析:室内室外多用型喷泉,是将传统山水盆景、雕塑结合现代超声波、电子、声光、医疗、装饰环境艺术,生产出的喷泉绿色水景,具有美容、保健、加湿等功能稍带湿润的空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并且能产生大量负离子,从而清除空气中的异味及有害粉尘、调节室内的湿度和温度,改善小区域气
-
读吴为山真、纯、朴
-
作者:
杨振宁
来源:
散文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学
西方艺术
齐白石
费孝通
社会学
吴为
作品
南京博物院
雕塑
精神
-
描述:
第一次看见吴为山的雕塑是二○○○年四月,在南京大学和南京博物院。我立刻就喜欢他的多件作品。青铜的齐白石,从瘦削的脸孔,到长髯,到许多皱褶的长袍,捕捉了一个癯然独立的精神。费孝通是国际知名的社会学教授。我曾多次听过他的课与他的演讲。吴为山的费孝通比真人似乎更像费孝通:开朗的面貌,幽默的谈吐和乐观的精神都刻画了出来。荷兰女王是另一件我十分欣赏的作品。通常西方艺术
-
熔雕刻与绘画于一炉的潮州木雕
-
作者:
杨坚平
来源:
广东艺术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泥塑
雕刻
潮剧
独特风格
人物故事
融汇
绘画
雕塑艺术
潮州
-
描述:
潮州木雕,继承了我国传统木雕的雕刻技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吸取了石刻、绘画、泥塑以及潮剧等各种不同的民间艺术的某些长处,融汇而成独特风格,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流派。“尤其是创造了通常所称的通雕,是指多层次的(多的可达四五层)的镂雕。这是一种有极大容量(人物故事的时空表现)和多方面适应性(便于表现各种内容和适于各种装饰要求)的,有一套完整艺术表现体系的雕塑艺术形式。在其它地方的装饰雕刻中也有通雕这种形式,但他们在构图
-
方志工作若干问题的考察
-
作者:
杨金荣
来源:
中国地方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越境而书
方志工作者
社会发展
若干问题
修志
浙江省
景德镇
地方志事业
《规定》
方志编纂
-
描述:
文章结合浙江省的修志历程,考察了方志工作中的若干问题.旨在探讨地方志事业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浙江方志界讲求实干,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方志理论素养,丰富了方志理论的内容,并对一些修志原则进行了创新.作者认为,方志事业要适应电子信息时代,必须改革记述方式,使方志资料生动而不枯燥,同时从实际出发选择编纂体例.文章特别指出,要充分发挥年轻方志工作者的潜力,促使他们在方志岗位上做出成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修志组织形式应呈现多样化格局,方志部门要在市场竞争中努力拓展生存空间.
-
“线”的魅力──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用笔
-
作者:
杨钢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线”
“十八描”
魅力
装饰美
中国画
中锋用笔
装饰手法
线条
节奏感和韵律感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线”的魅力──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用笔
-
出色就是时尚
-
作者:
杨洋
来源:
人与自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妆
时尚艺术
造型艺术
化妆方法
-
描述:
小时候,当我用各色粉笔画出一只五彩缤纷的蝴蝶时,我兴奋不已。19岁,我第一次接触五颜六色的眼影时,我再次体验到那种兴奋。我想:我喜欢色彩,是色彩让我着迷。于是,我从一名国家公务员走上了职业化妆造型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