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韵之恋(二章)
-
作者:
杨传兴
来源:
中国审计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童心
新生命
打雪仗
吐露心事
纸鸢
堆雪人
蝴蝶结
方方
报春花
雕塑
-
描述:
春俏 一群鸽子摇响春的铃铛,在蔚蓝的天幕写下欢乐的骄傲。 一条梦牵魂萦的涓涓小溪,冲破薄薄的冰屑,在远去的路上涌动新的岁月,新的春潮。 于是,吐露芬芳吐露秘密吐露心事吐露绿茸茸的春意,便悄悄地让新月般的童心萦上纸鸢,落在众多期盼的眸子里。广袤的草地便隆起了勃勃生机的春的旗帜,在融融春风中织绣出一方方绿
-
小煤窑采空区钻孔灌浆地基加固施工技术
-
作者:
杨米柱
来源:
西部探矿工程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基
施工
采空区
-
描述:
介绍了小煤窑采空区钻孔、灌浆地基加固处理的施工技术。
-
叶毓山:雕塑人生
-
作者:
杨祖越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堂
歌乐山
大理
毛泽东
长江大桥
重庆
创作
雕塑家
人生
红军长征
-
描述:
如晴空响鼓,如积云滚雷,在我国当代艺坛上,叶毓山以他的雕塑创作构成了一道恢宏瑰丽的风景线。40年来,从军博《毛泽东立像》到纪念堂《毛泽东坐像》,从重庆《歌乐山烈士群雕》到四川松潘《红军长征组雕》,从重庆长江大桥《春·夏·秋·冬》到云南大理《风·花·雪·月》,及至新作美国西雅图"中国花
-
乳化重油在陶瓷隧道窑中的应用
-
作者:
叶昌
夏清
杨贤章
来源:
能源工程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乳化油
效果
燃烧
-
描述:
分析了乳化重油的燃烧机理,介绍乳化重油的制备方法,讨论了乳化重油在陶瓷隧道窑中燃烧达到的效果.
-
歌曲分类漫议
-
作者:
杨瑞庆
来源:
云岭歌声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实践
音乐流
演唱者
五彩缤纷
介绍
比较科学
形式分类
创作者
歌曲
音色
-
描述:
在五彩缤纷的音乐流通中,由于演唱、评论、介绍、创作上的需要,出现了形形式式的歌曲分类称谓。有的直接标在歌名下方的小括号内,有的需要通过谱面分析才能判断出。科学的歌曲分类可供演唱者能有的放矢地挑选,可供报幕者能简单扼要地介绍,可供评论者有分门别类地叙述,可供创作者能恰如其分地设计。可见,歌曲的分类在音乐实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发扬传统,综合创新: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第四工作室(综合材料技法工作室)建设漫谈
-
作者:
杨尔驹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系
综合材料
媒介剂
工作室
物质材料
综合创新
云南
中国油画
艺术学院
发扬传统
-
描述:
一 每一张画,都是人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一定物质材料和技法的表达。“艺术的神秘性就寓于这种物质材料与精神的结合之中。……在一种艺术创造活动中,将永远是物质材料,而且只有物质材料保存着艺术作品有别于人类创造的其它物质的珍贵信息”。
-
走进卡拉麦里
-
作者:
杨建光
来源:
旅游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拉麦里山
新疆
旅游业
自然保护区
-
描述: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有一片近2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戈壁。它横跨昌吉回族自治州和阿勒泰地区6县市.这就是全国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广阔的地域、稀疏的植被、低缓的山脉丘陵和五彩缤纷造型怪诞的雅丹地貌加上众多的野生动物构成了一幅浓彩重墨的西...
-
中西服饰文化的比较分析
-
作者:
杨树彬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服饰文化
旗袍
-
描述:
中国的传统服饰以繁冗、宽博为主要特征。可以说中国服装文化属于一元化范畴 ,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 ,使得着装者注重群体意识而不强调个性效应。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服饰在西方被看作是人体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服装造型上强调三维空间效果 ,故有“软雕塑”之称 ,在结构处理上以立体裁剪为本 ,讲究服装的外在轮廓线 ,突出人体的曲线美。西方服饰文化属于多元化的范畴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个性 ,显示个性 ,这些表现是服装的物质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反映
-
包罗万象,深沉雄大:山东汉画像石概说
-
作者:
杨爱国
王书德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沂南北寨
构图方式
线刻
浅浮雕
题材内容
画像石墓
高浮雕
社会生活
汉画像石
乐舞百戏
-
描述:
汉画像石是汉代墓室、祠堂、阙等建筑物上的雕刻装饰,虽成型技术属雕刻,但整体形态则似绘画,一些画像石上残留的色彩表明当年它们是彩画,因此,习称为画像石正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它的特点。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共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高已是人所共知,正因为如此,观赏它、借鉴它、引用它、研究它的人越来越多。 画像石在汉代十分流行,东自海滨,西至甘肃,南起云南,北到陕西榆林、内蒙古包头的广大区域内都发现有汉画像石遗存。山东是汉画像石最兴盛的地区。山东汉画像石出现时间早,延续时间长,从西汉文景时期出现,到东汉末达到鼎盛,延续300余年;分布范围广,全省60多个县市区都发现有画像石;题材内容广泛,“假如把它们有系统的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翦伯赞语);存在形式多样,有石椁、墓、祠、墓表、插屏、棺床等,以前三者为常见;雕刻技法全面,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这些技法除单独使用外,还经常组合使用;构图方式虽以分层分格为突出特点,也不乏不分层分格的大制作,堪称“深沉雄大”(鲁迅语)。 从西汉早期到东汉早期,山东汉画像石的存在形式以石椁最为常见,画像石墓到西汉末有个别发现,东汉早期出...
-
博览会面对提高效益挑战——漫谈2000中国艺术博览会
-
作者:
杨悦浦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00年
中国
效益
艺术博览会
-
描述:
社会各界的关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原作已属文物,类似这样的作品在博览会能否进行拍卖,是值得有关部门把握和重视的。必须肯定2000年中国艺术博览会对繁荣我国美术创作、活跃艺术市场和与国际艺术市场的接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