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万象,深沉雄大:山东汉画像石概说

日期:2000.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杨爱国 王书德 

【刊名】中国艺术

【关键词】 沂南北寨 构图方式 线刻 浅浮雕 题材内容 画像石墓 高浮雕 社会生活 汉画像石 乐舞百戏

【摘要】汉画像石是汉代墓室、祠堂、阙等建筑物上的雕刻装饰,虽成型技术属雕刻,但整体形态则似绘画,一些画像石上残留的色彩表明当年它们是彩画,因此,习称为画像石正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它的特点。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共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高已是人所共知,正因为如此,观赏它、借鉴它、引用它、研究它的人越来越多。 画像石在汉代十分流行,东自海滨,西至甘肃,南起云南,北到陕西榆林、内蒙古包头的广大区域内都发现有汉画像石遗存。山东是汉画像石最兴盛的地区。山东汉画像石出现时间早,延续时间长,从西汉文景时期出现,到东汉末达到鼎盛,延续300余年;分布范围广,全省60多个县市区都发现有画像石;题材内容广泛,“假如把它们有系统的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翦伯赞语);存在形式多样,有石椁、墓、祠、墓表、插屏、棺床等,以前三者为常见;雕刻技法全面,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这些技法除单独使用外,还经常组合使用;构图方式虽以分层分格为突出特点,也不乏不分层分格的大制作,堪称“深沉雄大”(鲁迅语)。 从西汉早期到东汉早期,山东汉画像石的存在形式以石椁最为常见,画像石墓到西汉末有个别发现,东汉早期出...

【年份】2000

【期号】第1期

【页码】72-74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