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搜索到相关结果 6697 条
-
大遗址的大未来
-
作者:
陈西御
杨文秋
来源:
地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器时代
姜寨遗址
大遗址保护
洛阳城
秦始皇陵
欧洲国家
汉长安城
文化遗产保护
-
描述:
从石器时代的良渚遗址、牛河梁遗址、姜寨遗址……到夏商时代的二里头遗址、殷墟遗址……再到曲阜鲁国故城、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太和城遗址、辽上京遗址、西夏陵、南宋临安城遗址、景德镇御窑遗址、圆明园遗址……100个沉甸甸的名字构成了大遗址保护项目库的首批名录。这里面有些名字已经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得到广泛的宣传、科学的保护;有些却还非常陌生,就连生活在其上的居民也不知道它们真实的面貌。这就是我国大遗址的现状。大遗址是一个年轻的概念。放眼世界,比起欧洲国家几百年的遗址遗迹保护经验,才十多岁的中国大遗址保护工作只能说是刚刚起步,略显稚嫩。大遗址,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和新形式,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挑战,会有一个大未来么?
-
一个断语的推广及应用
-
作者:
杨琴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法
断语
通用的
-
描述:
借助一个推广的断语,介绍一类问题的通用解法.
-
热压铸管状产品放尺参数的研究
-
作者:
高建跃
周健儿
汪永清
杨柯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厚
参数
管状产品
外径
热压铸
放尺率
收缩率
-
描述:
本文通过对热压铸管状产品较系统地研究后,运用数学统计方法,结合烧结理论,得到了管状产品外径,壁厚放尺率与有关参数的近似关系式,为管状产品热压铸成型模具放尺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
正交各向异性圆板大挠度问题的一种解法
-
作者:
扶名福
包忠有
杨德品
来源:
应用力学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交异性圆板
大挠度
BERGER方法
-
描述:
本文基于Berger方法研究了正交各向异性圆板的大挠度问题。在所讨论问题的总势能泛函中引入中面应变不变量并应用欧拉变分方程,导得了非耦联的控制方程。最后由加权积分法给出均布载荷作用下周边固定和周边不动简支圆板的解析数值结果。
-
流浪的瓷器
-
作者:
杨海燕
来源:
骏马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销
梅花
生活
景德镇
小城
流浪
硬伤
母亲
商人
瓷器
-
描述:
流浪的瓷器
-
新时期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
作者:
杨应慧
黄志荣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律意识
培养
公民
-
描述:
当前,由于传统法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因此,要增强公民法律意识,主要应在端正普法指导思想,深化普法教育,加强法律防范意识,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从源头抓好普法工作,舆论宣传工作等六方面下功夫。
-
现场精细管理“五化三性”浅议
-
作者:
杨香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
精细管理
控制
先进操作法
“五化三性”
-
描述:
当前全球制造业把实施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事实表明,衡量制造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是现场管理精细化程度。企业的各项管理,没有哪一项不是以现场管理为基础并且通过现场来实现的。近代江南民族工业产生和苏南乡镇企业发展主要得益于两条:民间能人理财之特长,能工巧匠做工之精细。在此笔者借鉴吴人的做法,对制造业现场精细管理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
耀州瓷
-
作者:
杨艳荟
来源:
朔方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景德镇
信息
耀州瓷
青瓷
黄土高原
遗址
黑釉
瓷器
耀州窑
-
描述:
瓷器是中国的骄傲。而大名鼎鼎的耀州窑离我家只有几十公里,每次有朋自远方来,我都会带他们参观耀州窑博物馆。大约就是因了这个缘故,我平时很留意与耀州窑有关的信息。
-
论"吳门画派"对陶瓷装饰的影响
-
作者:
杨丽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景德镇
绘画历史
思想意识
中国绘画
沈周
文征明
日用器皿
新石器时代
吴门画派
-
描述:
中国绘画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陶器上的彩绘,不仅开启了陶瓷装饰的先河,也萌发了中国绘画的原生态。可见,中国最早的绘画,绝大多数是作为日用器皿的附属装饰而出现的,并且是在陶质产品的基础上加以美化,以反映当时原始人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绘画与陶器装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是随着人们对绘画的材质认识及功能性的扩大
-
谈景德镇仿龙泉青瓷
-
作者:
杨后礼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历史文物
龙泉青瓷
景德镇
青瓷器
青瓷窑
青白瓷
釉色
江西
出土瓷器
-
描述:
中国瓷器发展到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繁荣局面。江西瓷器的发展也是从青瓷开始的,如樟树市商代吴城遗址原始青瓷的发现,鹰潭市商代角山窑址的试掘,以及九江县沙河街西周遗址出土的青瓷,贵溪县渔塘春秋战国时崖墓群出土的青瓷器等等,初步显露出江西青瓷发展的梗概,从而证明江西同样也是青瓷生产的发源地之一。进入两汉时期,瓷化程度较高的成熟型青瓷已正式烧成,如萍乡市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墓出土的青瓷罐,南昌市、新建县等地出土的青瓷器皿,无论是其胎质、釉色,还是其物理性能均达到了瓷器标准,标志着江西青瓷生产已进入到新的阶段。据《陶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