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搜索到相关结果 195 条
-
走出“宏大叙事”——从“中国油画三十年展”看其中的“进步”与“问题”
-
作者:
杨小彦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巡回画派
油画家
整体面貌
油画民族化
观看方式
吴昌硕
传统水墨画
表现主义
中国油画
-
描述:
要理解近30年的中国油画,必须对此前的油画有一个基本了解,尤其对建国以后的中国油画的整体面貌有一个基本了解。为什么?因为我们要通过这个了解来回答一些基本问题。在我看来,这些问题有:油画进入中国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油画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受到如此的重视?油画有没有可能产生类似国画那样的"大师"?以及油画有进步吗?第一个问题:油画进入中国意味着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观看方式进入中国。油
-
陈逸飞是拍卖行炒起来的?
-
作者:
杨雅莲
曾剑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世纪坛
工作人员
陈逸飞
伦敦
包装
绘画
英国
作品
拍卖行
油画
-
描述:
旅英画家陈波篮世纪坛办画展,披露陈年往事——陈波篮:拍卖行炒红了陈逸飞著名旅英画家陈波篮近日在中华世纪坛办个人油画展时谈起故友陈逸飞,意外透露了陈逸飞早年在国内并不具知名度,是在英国伦敦索斯比拍卖行的5名工作人员的包装、炒作下,才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的。 1955年出生、1986年东渡日本、继而求学欧洲的陈波篮,30年前就已与陈逸飞结识。波篮这样评价陈逸飞的作品:他的油画细腻、娴熟,绘画如同绘诗,有很强
-
书画市场价格墨洞
-
作者:
杨帆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格
公司组织
工笔画
记者
负责人
拍卖公司
书画市场
艺术品市场
平尺
拍卖市场
-
描述: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底,京城一家知名大拍卖公司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迎春拍卖会。来自重庆的32岁画家薛林(化名),以一幅传统的工笔画出人意料地拍到了128万元的高价。这也就意味着,这幅10来平尺大小的工笔画差不多每平尺价值12万元,这甚至是很多当代名家追求多年的目
-
保留城市记忆 尝试策划模式——“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系列雕塑”落成
-
作者:
杨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虹口区
上海
文化名人
策划模式
郭沫若
多伦路
城市雕塑
雕塑
-
描述:
2006年1月6日,“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系列雕塑”在虹口区多伦路举行落成仪式,这一系列雕塑塑造了鲁迅(作者:曾成钢)、郭沫若(作者:王洪亮)、茅盾(作者:李象群)、叶圣陶(作者:刘杰勇)、瞿秋白
-
意象:雕塑艺术之“魂”
-
作者:
杨西文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质载体
思想因素
思想意识
批评家
欣赏者
创作者
雕塑艺术
意象
-
描述:
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在其1914 年出版的《艺术》一书中把艺术定义为“有意味的形式”。尽管这一解释还不够全面,但却触及了艺术的核心概念——意味。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其物质载体背后都蕴涵着情感和思想因素,包括创作者、欣赏者或者说人或人类的情感和思想意识,如果丧失了这一点, 艺术的价值和意义都将无从谈起。
-
卫生陶瓷烧成缺陷分析及对策方法探讨
-
作者:
杨纪岩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冷却带
预热带
烧成带
M值
-
描述:
简述了隧道窑在氧化气氛条件下卫生陶瓷的部分烧成缺陷,并对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
-
对现代城市雕塑的美学思考
-
作者:
王琬
杨倡信
来源: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品位
审美
现代城市雕塑
-
描述:
在进行城市雕塑艺术创作的时候,要尊重艺术规律,注重城市的历史背景、地域特征、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并以此作为城市雕塑作品的创作背景.因此我们应该对现代城市雕塑重新审视、定位,并进行美学的思考.
-
宋代花鸟画进程分析
-
作者:
杨海峰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元吉
崔白
唐朝名画录
院体
黄鉴
徐熙
绘画实践
画科
画史
落墨花
-
描述: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最为典型的时期,这一点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宋代,包括南宋和北宋,是中国花鸟画成熟的时期,也是中国花鸟画面貌最为丰富的时期。其次,宋代的工笔花鸟画代表着中国工笔花鸟的最高水平。再次,宋代的花鸟画成功地实现了中国花鸟画由以院体花鸟为主的局面到以意笔花鸟为主的格局的转换。因此对宋代花鸟画的发展进程作一细致、符合史实的分析,将有助于理清这一时期中国花鸟画发展的脉络和内在动因。
-
幸福就在自己手上
-
作者:
青杨
来源:
思维与智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态度
人生哲理
生活方式
人生观
幸福
-
描述:
谁有一双巧手,谁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这双手会用五彩毛线编织各种花式的毛衣,用这一件件漂亮的毛衣网住家人的身体与心灵, 有了这温柔、暖和的爱之柔情之绕,没有谁还愿意与邻里攀比,向
-
艺术打造美好生活 2005年上海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作品撷粹
-
作者:
四剑
杨志勇
来源:
科学生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好生活
象征
上海
城市历史
国际大都市
艺术家
双年展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
描述:
城市雕塑水平和规模是一座城市历史和形象的体现,优秀的作品更可以成为城市的象征,例如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男孩于连。这些城市雕塑或铭记着城市的历史,或讲述着曾经的美妙传说,或表达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她们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上海是近代中国城市雕塑的最早诞生地之一,可遗憾的是在这个拥有6300平方千米土地和近1700万人口的城市中,竟找不出多少可以让人过目不忘的雕塑。2005年年末,在以艺术,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中,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艺术家带来了他们的精彩作品。这无疑为2010年世博会之前,使上海的城市雕塑艺术向国际大都市的应有水准看齐创造了机会。
<
1
2
3
...
15
16
17
...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