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噶派宗师通拉泽翁
作者: 杨嘉铭   杨环   来源: 中国西藏(中文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通拉泽翁   艺术风格   绘画艺术   生平   噶玛喝孜画派  
描述: 噶玛噶孜画派简称“噶孜”或“噶派”,是我国藏区三大著名画派(门孜、钦孜,噶孜)之一,大约形成于15世纪,由大画师南喀扎西以“门孜”为基础,结合当时的响铜雕塑、“丝唐”的艺术风格而开创。后来由他的得意门生曲扎西、尕学噶玛扎巴,扎西扎巴、弥觉多吉等继承,特别是弥觉多吉以先师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撰写了《线准太阳明镜》,为噶孜派的形成和发展总结出系统理论。噶派历史上出过许多名画师,通拉泽翁是当代
噶派宗师通拉泽翁(续)
作者: 杨嘉铭   杨环   来源: 中国西藏(中文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通拉泽翁   噶玛噶孜画派   艺术风格   绘画艺术  
描述: 噶玛噶孜画派噶玛噶孜画派简称“噶孜”或“噶派”,是我国藏区三大著名画派(门孜、钦孜、噶孜)之一,大约形成于15世纪,由大画师南喀扎西以“门孜”为基础,结合当时的响铜雕塑,“丝唐”的艺术风格而开创。后来由他的得意门生曲扎西、朶学噶玛扎巴、扎西扎巴、弥觉多吉等继承,特别是弥觉多吉以先师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撰写了《线准太阳明镜》,为噶孜派的形成和发展总结出系统理论。 16世纪,噶孜派在藏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先后涌现出达波果巴、噶玛森哲、噶玛仁钦等一批著名画师。17世纪又相继出现爱巴古巴、霍尔·巴冲和却英多吉等,将噶孜派
秀雅玲珑俏无限 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玲的艺术特色
作者: 杨环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表演艺术   红楼梦   艺术美感   河南曲剧   艺术家   艺术创造   林黛玉   河南省   艺术特色  
描述: 在姹紫嫣红的戏剧百花园中,河南曲剧——一个土生土长的地方曲种,从1926年在许昌禹州卸下高跷走上舞台,短短80余年,不仅已在河南民众心里深深扎根,成为河南的第二大剧种,而且在河北、甘肃、陕西、山西、安徽等10多个省区广为流行,直至走出国门,唱响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