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雕塑概念辨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室外雕塑   艺术中心   宾夕法尼亚州   美国英语   雕塑家   雕塑公园   元素交互作用   花园   劳伦斯  
描述: 雕塑概念辨
刘菊清工笔花鸟画艺术
作者: 杨成寅著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画   花鸟画   工笔画(学科:   学科:   技法(美术))   技法(美术)  
描述: 刘菊清工笔花鸟画艺术
徜徉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绽放创造的灵光:写在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前
作者: 杨成国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辽宁师范大学   形象   艺术作品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绘画   北京   创造   艺术语境   研究生  
描述: 好像被边缘化了很多年后,又伴随我职场的变迁辗转到今天,不管是北京,还是前卫的中国,仿佛什么也不需要了解了。静谧在五光十色里并不算寂寞,也不知道是哪一天,"梦想照进生活"了,就有了一种非要融入"这个时代"的愿望和中动。躁动或许不属于我这把年纪了,但绝对属于我们这个群体。机会随之而来,早年在山西大学讲学时结识的一位故友,发来了诚挚的邀请。北京,我就这么来了,说不好的各种情绪袭
佐藤忠良与日本当代雕塑
作者: 杨成寅   陶勤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表团   日本   雕塑家   评论家   中国美术  
描述: 对日本当代雕塑发展的情况,几十年来,我们所知甚少。这次随中国美术评论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数十个美术馆,到过几个大城市,看了正在东京举行的“新制作展”,特别是访问了著名雕塑家佐藤忠良,并与日本几位雕塑家在各种场合就日本雕塑现状进行直率亲切的交谈,这一切使我们对于日本当代雕塑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一) 中国美术评论家代表团一行六人,是在1991年9月29日下午访问
巴黎世界户外雕塑大展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评论   艺术创新   户外雕塑展  
描述: 巴黎世界户外雕塑大展
雕塑沉思录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力”   形式美   雕塑作品   整体感   刘开渠   硬质材料   社会功能   雕塑家   外轮廓   造型艺术  
描述: “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我相信莱辛这句话具有永恒的真理性。优秀的、有价值的雕塑作品首先应该是一个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立体的、美的实体,最好是从各个角度看去都美;这美又应该是形体美、立意美、材质美的和谐统一。不论在欣赏雕塑或创作雕塑,首先应把整体美放在第一位。如果雕塑没有美,那就什么也谈不上了。不过,我指的不只是雕塑的形式美。
雕塑随想录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想录   客观对象   雕塑作品   客观现实   艺术加工   装饰雕塑   社会功能   民族风格   美化环境   传统雕塑  
描述: ●如果用硬质材料创作一个立体形象,这个形象是美的,表现了某种价值的意思、思想感情和意味,或是有纪念性,或是具有象征性,或具有装饰性,或两者兼具。能够美化环境,能对群众产生积极的精神上的影响,那便是有价值的雕塑作品了。这个定义体现了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的审美反映、艺术家主观情思的审美表现与实际审美创造相统一这一艺术美学的基本命题。 ●雕塑作品的形象和寓意来自现实,又应高于现实;出自雕塑家的自由创造和表现,又不能违反雕塑的一
王笃芳木雕塑艺术漫议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古典园林   桃花坞木版年画   现代潜质   社会文化活动   空间结构   手法   基本技术条件   心理情感因素   公共艺术设计  
描述: 王笃芳木雕塑艺术漫议
中国艺术家工作室 第1辑 鲁迅美术学院教育系油画工作室
作者: 杨成国等编著   来源: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绘画(地点:   年代:   画册)   中国   学科:   绘画   现代   技法(美术)  
描述: 中国艺术家工作室 第1辑 鲁迅美术学院教育系油画工作室
美术教学大讲堂 绘画技法解析
作者: 杨成国著   来源: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绘画技法  
描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水粉风景、水粉肖像、人物素描、人体油画语言四部分。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