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夫人像》的发现
-
作者:
杨先让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费城
肖像
画像
朋友
徐悲鸿
祖父
-
描述:
在美国费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徐悲鸿的一幅油画。那是新相识的朋友赵儒先生和张鳗女士这一对夫妇的祖母画像。画幅不大(70×50厘米),画的左下角有“P’EON 1924PARI” 小字的题记(悲鸿1924巴黎)。屈指一算。那时徐悲鸿才二十八岁。 当时我只感到这幅只是徐悲鸿精心之作,而且从
-
·旅美雕塑家王维力
-
作者:
杨先让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
王维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麦积山石窟
宋庆龄
雕塑家
希腊罗马艺术
雕塑艺术
孙中山
-
描述:
世上的事,很多都是由缘分而生的。 退休后,我来美国休士顿闲住一段较长的日子,未料遇上了1962年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的王维力,他在此已十个多年头,独身一人,天下闯得颇有成绩。由于都是来自北京中央美院的,更因为在异国他乡,显得分外亲近些,这倒促成我对他的认识更具体而深入了。
-
忆文金扬著的《艺用人体解剖学》
-
作者:
杨先让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工作
透视学
抗战期间
三十年代
徐悲鸿
油画
人体解剖学
-
描述:
文金扬教授三十年代初专攻油画,可能由于偏爱,热衷解剖学和透视学的研究。抗战期间在重庆,他一直跟随徐悲鸿先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46年起,徐悲鸿聘请了一批志同道合者赴北平国立艺专任教,文金扬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专任了全校的艺用解剖和透视课的教学。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后,由他独挑大梁建立了技法教研室,并由毕业生中选拔培养了一名继承人陈伟生。透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