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旅美雕塑家王维力
作者: 杨先让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   王维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麦积山石窟   宋庆龄   雕塑家   希腊罗马艺术   雕塑艺术   孙中山  
描述: 世上的事,很多都是由缘分而生的。 退休后,我来美国休士顿闲住一段较长的日子,未料遇上了1962年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的王维力,他在此已十个多年头,独身一人,天下闯得颇有成绩。由于都是来自北京中央美院的,更因为在异国他乡,显得分外亲近些,这倒促成我对他的认识更具体而深入了。
论中国古代雕塑的特征
作者: 杨先艺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曲线造型   玉器   线刻   线条美   秦始皇兵马俑   佛像雕塑   青铜   造型艺术   雕塑艺术  
描述: 中国的造型艺术,往往追求一种精神美、意象美。这种追求不能不从中国自身的文化中去寻找。从中国文化的高、低两个层面上来看,高层面是先哲及理论家的著述中的思想,如孔子的礼乐不在“钟鼓玉帛”,老子的“大象无形”,庄子的“以天合天”、“凝神”等。低层面是民俗与宗教中体现出的观念,这一层面主要表现的是天地崇拜、万物有灵论。这种审美心理导致了中国雕塑艺术创作过程中象征性表意手法的运用,象征性并不是中国雕塑
忆文金扬著的《艺用人体解剖学》
作者: 杨先让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工作   透视学   抗战期间   三十年代   徐悲鸿   油画   人体解剖学  
描述: 文金扬教授三十年代初专攻油画,可能由于偏爱,热衷解剖学和透视学的研究。抗战期间在重庆,他一直跟随徐悲鸿先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46年起,徐悲鸿聘请了一批志同道合者赴北平国立艺专任教,文金扬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专任了全校的艺用解剖和透视课的教学。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后,由他独挑大梁建立了技法教研室,并由毕业生中选拔培养了一名继承人陈伟生。透视和
杨先平油画作品
作者: 杨先平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   油画  
描述: 杨先平 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0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结业于中国油画风景研修班,200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四川美协会员。
中国意象油画图式化探微
作者: 杨先平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探微   传统绘画   油画民族化   上海   图式化   现状   本土化   学术研讨会   概念   中国意象  
描述: 一、中国意象油画图式化的现状2005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意象油画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对意象概念、意象油画的提法、油画民族化、本土化等问题展
高雅蕴藉清新脱俗:记青年画家李鸣的工笔人物
作者: 杨先让   来源: 中国时代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冲击波   冤魂   瓦斯爆炸事故   社会主义   黑恶势力   地下水   生产管理   煤矿工人   伤亡事故   商品能源  
描述: 高雅蕴藉清新脱俗:记青年画家李鸣的工笔人物
电动自行车也可以折叠
作者: 杨先碧   来源: 科学之友(A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行车道   行车速度   电动自行车   折叠自行车   城市   技术人员   交通问题   停车场  
描述: 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比汽车更环保、占地更小,而比普通自行车速度更快、更省劲。然而,电动自行车的体积往往比普通自行车要大得多,越来越多的电动自行车让城市的自行车道和自行车停车场都变得拥挤起来。如果现在的所有自行车用户都使用电动自行车,自行车道的拥堵问题将难以解决。因此,一些国家的技术人员开始研制小巧玲珑的折叠自行车,希望能解决这个越来越迫切的交通问题。
杨先谟国画作品
作者: 杨先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节日   工笔   国画作品  
描述: 杨先谟国画作品
中年雕塑家刘焕章
作者: 杨先让   来源: 造型艺术研究(剪报资料)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印象主义   雕塑造型   光影效果   题材   雕塑家   作品   象征性   内心生活   大卫  
描述: 中年雕塑家刘焕章
大型动态雕塑举升框架立柱优化设计
作者: 石伟炜   吕传毅   杨先海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态雕塑   立柱   目标函数   优化设计  
描述: 某旅游景区大型动态雕塑升降装置主体部分--升降框架主要采用型钢组成格构式钢结构框架,其用钢量很大.在保证升降装置安全使用的前提下,以减少用钢量为优化目标,利用ANSYS软件对升降框架立柱进行优化设计,最终设计了合适的升降框架.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