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彦山:打造中国北方的共青城
-
作者:
李菡丹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业优势产业
垦荒运动
农忙时节
产业化规模
农场职工
产业化结构
现代化大农业
共青农场
共青城
普阳农场
-
描述:
“耕作在广袤的原野上,居住在现代化城镇里”,年轻的共青人用实践赢得了两万共青人的认可6月的北大荒,好似一幅生机盎然的油画,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绿油油的稻田随风摇曳……坐落于小兴安岭脚下的黑龙江省共青农场,是中国青年志愿垦荒运动的发源地,与久负盛名的江西共青城有着同样的历史渊源,且开发早于共青城。记者走在共青农场宽阔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芳革香。已过了农忙时节,各种大型农业机械干净整齐地停在车库里,宽阔的街道、崭新的住宅、广场上人们尽情地舞动着红色的飘带,这一切无不诉说这里
-
我们都是手艺人
-
作者:
梁伟
李菡丹
王碧清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工开物》
百科全书
职业精神
中国
精益制造
手艺人
17世纪
媒体报道
-
描述:
"从事非凡意义的工作,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份工作。"——乔布斯不少媒体报道、游客也见识了日本匠人对于自己的手艺要求之苛刻,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其实,翻开历史,打开《天工开物》这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精益制造的中国就在眼前。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除了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以外,赵州桥、苏州园林、丝绸、景泰蓝、青花瓷……都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粹,而它们的创造者,就是无数知名
-
阿云嘎 为大漠草原而书
-
作者:
李菡丹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阿云嘎
拓跋力微
敖德斯尔
中国文学
少数民族作家
就这样
悲剧意识
《林海雪原》
《青春之歌》
-
描述:
“我们少数民族作家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表现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中国文学”40年,他笔耕不辍,致力于小说创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僧俗人间》《有声的戈壁》《留在大地上的足迹》《燃烧的水》《拓跋力微》《锡尼喇嘛》《满巴扎仓》,儿童中篇《幸运的五只岩羊》,《小说创作谈》,短篇小说集《大漠歌》,另有《有声的戈壁——阿云嘎小说精选》一部。此外,他还有近百篇中短篇小说、评论、散文、随笔刊登在各种刊物
-
王聚福 让活雕塑不再是乞讨艺术
-
作者:
李菡丹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艺术表演
艺术风格
表演者
演员
行为艺术
演出
老北京
传统文化
雕塑
-
描述:
在北京四惠的一幢民宅里,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浑身上下或铁铜色、或银白色、或金色,没有声音,只有形体。他们就是活雕塑的表演者,而这间并不大的屋子就是承载他们梦想、放飞希望的地方。王聚福,"80后"北漂,动静儿活雕塑行为艺术工作室艺术总监。"活雕塑是行为艺术的一个支派,于1969年由英国行为艺术家Gilber&George创造,他们从古希腊神话人物的雕塑中发现灵感,通过真人涂绘,达到雕塑的逼真效果,配以肢体语言,向人们展示其艺术的内涵。它借鉴了纯雕塑艺术风格,但又不同于纯雕塑。其优点是取之于生活,展示于真实。然而,在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家正规的文工团有活雕塑表演
-
重识与正视
-
作者:
梁伟
李菡丹
王碧清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美术
文化载体
民族文化形态
美学精神
精神需求
正视
生产生活方式
-
描述:
这些传统美术是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载体,体现的是中国的东方美学精神和民族文化形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其中,传统的剪纸、版画、年画、雕塑(竹、木、石雕等)等被归纳为非物质文遗产传统美术的范畴。这些传统美术是在农耕、畜牧业为主的社会时期,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求而自然衍生的传统艺术形式,是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文
-
古埃及壁画艺术与现代METRO风格的对比
-
作者:
李菡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埃及壁画艺术
程式化设计
metro风格
-
描述:
埃及艺术家数千前就已经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进行了认真地观察,并有独特的理解。其历史通过建筑物石板上的雕刻和写在纸莎草上的象形文字和绘画被保留下来。因此,他们的壁画艺术保留着特殊的风格和持续稳固的传统,成为延续千年的程式化法则。Metro设计风格以其简洁、返璞归真的设计语言成为当下流行的趋势,扁平化,无特效,仅使用简单元素,这些成为他们遵循的一种设计规则,那么他们的设计规则与古埃及的雕塑壁画中的程式化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本文将古埃及壁画艺术与现代metro风格进行对比并试图发现其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