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朱乐】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陶艺·胡小军
-
作者:
朱乐耕
唐凌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系
大学历史系
文化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瓷艺术设计
陶艺家
现代陶艺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上海美术馆
浙江省博物馆
-
描述:
胡小军,陶艺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1992年进入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同时攻读历史学硕士;1998年至今在浙江大学任教。自1992年起,在浙江省博物馆、上海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多次举办个展;出版个人画册《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胡小军》《中国陶——胡小军现代陶艺》《红颜忆梦——胡小军陶艺》《海上·空山——胡小军陶艺》以及著作《中国古代茶
-
崔迪陶艺
-
作者:
朱乐耕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陶瓷艺术创作
景德镇
陶艺家
艺术家
当今社会
艺术表现
造型
器皿
创作态度
-
描述:
静穆的群山,延绵起伏,幽兰而又深沉,器皿口沿如行云流水般飘逸而又自然,这是我对崔迪创作的陶艺作品山云的第一印象。山云艺术性、工艺性如此完美结合,这在于作者对该作品的陶艺本能语言把握以及严谨的创作态度。艺术是艺术家通过对大自然的心灵感悟,用自己独特的艺术
-
装饰新手法的试探
-
作者:
朱乐耕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音乐场景
战国时期
陈设瓷
现代设计
手法
艺术效果
造型
整体设计
装饰方法
-
描述:
四百件枣核型的高白釉瓶,造型修长、秀美。我试以战国时期的音乐场景为题材来进行装饰这件美的造型,我的愿望是能使其收到在器型上起到“锦上添花”更美的艺术效果。这个设想,促使我在陈设瓷的设计上试以新的某些装饰方法的运用。现代设计和现代美学观点都倾向整体设计(包括环境、空间效果),讲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陶瓷装饰与器型的关系是陶瓷整体设计的主要部分,装饰应从属造型。高白釉枣核瓶造型很美,有它自己的造型风格特点,它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要进行装饰,就应同它的造型个性、
-
试论艺术创作中感觉与真实的关系
-
作者:
朱乐蒙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洛·庞蒂
研究成果
美术大展
塞尚
太远
自身实践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创作
视觉体验
奥尔巴赫
-
描述:
好像没有哪位画家没经历过在感觉与真实之间寻求平衡时的那一份纠结或者说挣扎之美。完全厘清二者之间的关联确实超出了笔者的能力,但是既然命题如此,作为一名画者,最聪明和直接的应对之法即是从自身实践经验入手,尝试对这一命题进行剖析,同时借助大师及先贤的研究成果,以求不在曲解命题真意的路上走得太远。我的绘画基本以写生为手段,因此,我最关心的莫过于画布上的物象有没有达到内心体验到的真实,至于什么是真
-
朱乐耕艺术作品
-
作者:
朱乐耕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
描述:
朱乐耕,原籍江西省鄱阳县,1952年生于景德镇,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现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多年从事陶艺相关工作。
-
城市与世界对话 陶艺与文明互动
-
作者:
朱乐耕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全球化
陶艺
文明对话
城市
瓷器
乡土中国
世界
-
描述:
景德镇自古就是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之所以如此表达是因为从宋元开始景德镇的瓷器就出口海外,到明清时达到高峰,景德镇的瓷器几乎遍及全球所有的国家。景德镇以瓷器的艺术与世界不同的文明对话,并享誉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景德镇又是世界上最早走向全球化的城市之一。古代的景德镇一方面是"乡土中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是"手艺中国"的杰出代表,"乡土中国"的代表是乡村的农民,乡村的农民往往是"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手艺中
-
论景德镇的五彩瓷
-
作者:
朱乐耕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表现手法
理想化
色彩
红绿彩
画面
夸张变形
艺术语言
景德镇陶瓷
瓷器
-
描述:
景德镇在明清两代作为中国的制瓷中心,所出产的瓷器曾风靡世界,誉满全球,有瓷都之美称。而当时的五彩瓷则是景德镇瓷器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品类,它的特点是:装饰性强,造型朴拙浑厚,色彩鲜明透彻,对比强烈,线条刚劲有力。特别是早期五彩中夸张变形。浓缩筒炼的艺术语言,理想化的表现手法,甚至与现代派艺术的表现意识
-
艺术殿堂的领航者
-
作者:
朱乐耕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学生
景德镇
艺术瓷
研究生导师
陶瓷学
美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工艺
古彩
-
描述:
中国人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作为研究生导师,与一般的老师还不一样,个别施教,一年只带一两个学生,颇有点师傅带徒弟的感觉。施于人先生是笔者读硕士时的导师,我也是他所带的第一个研究生,开门大弟子。三年寒窗的跟随,语重心长的教导,使笔者和先生结下了深刻的师徒之情。
-
陶艺·陆斌
-
作者:
朱乐耕
唐凌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学院
陆斌
工艺美术系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委员会
特约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
-
描述:
陆斌,1961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1994年在深圳建立个人陶艺工作室,1998年建立深圳雕塑院陶艺工作室。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艺协会会员(ICA)、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
-
陶艺·吕品昌
-
作者:
朱乐耕
唐凌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第二自然”
身世
西方
交融发展
文化背景
园林雕塑
-
描述:
吕品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雕塑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特聘雕塑家,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特聘雕塑家,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国际陶瓷协会(IAC)会员,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1993年获国家体委、美协“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金奖,1997年获美术文献提名奖、建设部“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成果展”优秀作品奖,1998年获北京“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美术展”金奖,1999年获文化部、美协“中国艺术大展”银奖,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9年获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中国城市雕塑“徐悲鸿奖”及建设部、文化部“新中国60年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2013年获“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和发展杰出贡献奖”。作品为多家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