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尚的《大玻璃》与现成品
-
作者:
阿特鲁·施瓦茨
石倩
吴蔚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54年
杜尚
20世纪
雕塑作品
玻璃
机械装置
成品
50年代
-
描述:
要评价杜尚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想要以我熟悉的20世纪50年代纽约艺术圈为例。其中尤以年届四旬的约翰·凯奇最为突出。凯奇是“偶发音乐”的先驱,开创了电音和非标准乐器的演奏先河,例如常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加料钢琴”,即在琴键中夹入螺钉、橡胶、塑料等以发出锣、锤和各种金属响声。同样具有代表性的还有贾斯帕·约翰斯和罗伯特-劳森伯格。约翰斯以现成品制作的“肖像”(例如1954年至1955年创作的以美国国旗为标志的系列作品)与同时期的镀铜啤酒罐系列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而劳森伯格也是利用现成品的好手,比如他的《融合绘画》(1954—1955)以及加入机械装置的雕塑作品《换气扇》和加入声响设备的《神谕》(1963)。
-
潮起潮涌海平线
-
作者:
施选青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技巧
“2002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艺术风格
人物画
画面
艺术语言
-
描述:
“2002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于2002年12月25日至2003年1月8日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22们参展艺术家的107件作品构成了这个艺术性系列展的第九次展示。以中表年为主要力量,以鼓励艺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