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学院式美术教育模式在油画民族化进程中的作用
-
作者:
刘慧敏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学院式美术教育
-
描述:
中国自有学院美术教育,其模式是由留欧人员所带回的西方的教育式样结构。油画传入中国百余年来,虽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却没有在世界艺林树起本民族的旗帜,造成这一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教育当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
从图像学角度分析清朝人物画——以《十二美人图》为例
-
作者:
陈慧敏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朝人物画
《十二美人图》
图像学
-
描述:
清初宫廷画家所创作的绢底工笔重彩人物画《十二美人图》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以《十二美人图》为代表,从图像与文献相互印证的角度,运用图像学、文献学、比较学、逻辑学等方法,对《十二美人图》进行探讨,从而诠释《十二美人图》的图像学意义。
-
仿真与女人——以马格利特作品为参照,谈玛丽莲·莱文的陶瓷艺术
-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格利特
陶艺
玛丽莲·莱文
女性主体意识
超现实主义
-
描述:
本文以勒内·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作品为参照,讨论在玛丽莲·莱文陶艺符号中体现的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仿真与女人",意在探讨符号的逼真是如何导致主体身份的多重性,如何通过陶瓷工艺的技术手段,穿越工艺品蕴含的物质成分抵达艺术精神。玛莉莲·莱文的作品与景德镇熟悉的陶瓷作坊中的符号迥异,既没有现代陶艺热衷追求的陶器的粗犷纹理,也不显现女性的娇柔与妩媚,而是细致逼真地呈现如实物般的细节时空。仿真雕塑的原作,看似一比一的直接模仿现实之物,而事实上这个"现实"已经不存在了,仿真品成为一种抽象的形式,一种激发记忆的媒介,甚至可以说"怀旧"才是这创作的意义。但问题是玛莉莲·莱文与马格利特要呈现的"记忆"与"怀旧"又多有不同,不同的性别身份使得符号叙事角度、叙事策略完全不同。马格利特符号叙事着重揭示欲望,而玛丽莲·莱文却以"仿真的"细节叙事,超越时空,提炼旷远与沉静。